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博客

储能现状与未来会如何?储能产业,正处于临界点?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04 19:35    点击量:
在经历了光伏、风电、电动汽车、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等一系列热门概念之后,资本又将目光聚焦到储能上来。然而,喧嚣过后究竟能给这个产业留下什么?将考验着每一位从业者的内心,以及储能产业未来的前景。

储能的价值

热播美剧《灭世》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忽如一日,地球能源枯竭、电力丧失,人类陷入混沌、哀鸿遍野。为了活命,一队强人走到一起,排除万难,打败邪恶势力,找到传说中的“能量棒”,最终拯救了全世界。

回归现实,没有大英雄,也没有“能量棒”。有的仅是一群怀揣的同样科幻梦想的人,并肩奋斗并组成了一个产业,而这个产业的名字叫“储能”。

目前,全球储能市场呈健康发展态势,储能容量招投标的规模与频率均有所提升。根据MercomCapital集团日前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国际储能企业获得的风投资金较一季度实现翻番至1.25亿美元,涉及交易10个;当中,单笔获得投资最大的是Nexeon,获得风投4330万美元,排在第二的是AquionEnergy,获得风投3300万美元。

其中,美国仍是最具吸引力的市场,截止上半年,共迎来了7份有关储能系统的需求建议书。经过数个季度的平静之后,欧洲地区的储能市场开始有所动作。英国国家电网终于公布将拍卖200MW的增强频率响应容量,中标结果将于近日公布。此外,德国的利好政策延期,以及意大利出台的税收抵免政策,也都促进了欧洲离网储能系统的发展。在亚洲地区,韩国计划在2017年前部署高达500MW的调频储能容量;日本也在可再生能源整合及相关辅助性服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澳大利亚的住宅储能系统正在不断升温。

聚焦国内,我国已经将储能列入“十三五”新能源发展规划,成为影响人类未来的十大科技,这足以证明储能的价值。业内人士通常把储能与新能源比喻成一对孪生兄弟,正是由于新能源天然不稳定的特性,给可以平滑电力、提高电力质量的储能提供了发展空间。

同时,发展储能还对节能减排影响深远。目前,国内节能减排的一个核心是电网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前,我们认为电网就是发电和供电,恰恰缺少了对时间因子的认知,而其价值就得靠储能去完善和完成。因此,储能技术的必要性体现在保障电网安全,实现全系统的能量管理,接纳可再生能源;经济性体现在优化设备的配置、提高全网的效率;技术先进性体现在相比于传统调峰、调频、旋转备用设备,其快速、准确的响应性和高效率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此外,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化学储能、储热、氢储能、电动汽车等储能技术围绕电力供应,实现了电网、交通网、天然气管网、供热供冷网的“互联”,储能和能源转换设备共同建立了多能源网络的耦合关系。

显而易见,发展储能是可以完美解决新能源问题、满足节能减排需求的最佳技术路径之一。

储能的瓶颈

“储能产业,正处于临界点。”时下国内储能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国内储能业正处于一个商业化井喷的关口,不断有新公司加入、新项目诞生。根据中科院信息咨询中心的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大陆地区电力储能(不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储热)累计装机规模达105.2MW,涉及136个项目(包括建成、竣工、投运和在建)。然而,从已有的报道来看,多数示范工程中储能系统虽然在功能上基本达到或接近预期效果,但能实现盈利的极少。

因此,上面那句话还有另一层含义,即眼下储能产业要实现规模化应用发展,还缺一把火,而业内普遍将这把火,寄托于政策的补贴支持。中关村(000931,股吧)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指出,只需要政府提供政策倾斜和一定的补贴,到2020年,中国储能总装机规模将达14.5GW;而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新的市场机制形成,总装机规模将有望达到24.2GW。

南都电源总裁陈博也认为,“没有经济性,储能的使用空间、市场机会就非常小,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会相对滞缓,导致相应的全产业链成熟度也比较低。在储能经济性还不具备的现状下,需要政府短期适当的补贴,才有利于储能产业的整体提升和应用领域的快速扩大。”

目前,储能行业正处于从小范围试点向大规模应用过渡的初始阶段,这点很像光伏行业2004~2008年的第一轮爆发期。与此同时,储能政策相对模糊,主要散落在现有能源政策中,缺乏统括性高的规划、针对性强的财税与价格补贴等措施。

然而,政策和补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用不当也会对产业健康发展产生巨大危害。因此,推动储能行业的发展,政策和补贴都要适度,在市场使用过程中,用合适的规模检验技术的发展,将社会的损失降到最小。

对此,负责起草“十三五”储能规划的清华大学教授王保国指出,储能的发展与支持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准则:第一,安全可靠性准则;第二,资源可持续发展准则;第三,环境友好准则;第四,社会经济效益准则。只有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企业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从而避免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