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进入公共交通领域靠谱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7-10 22:27
点击量:次
上周末,差不多同时看到了两条新闻,一条是JR东日本宣布开发氢燃料电池列车,预计2024年前后投入实测运营。另一条是挪威一座加氢站发生了爆炸,导致该地区氢燃料供给中断,值得一提的是,加氢站内没有任何人受伤,但受爆炸的气浪影响,加氢站附近两辆燃油车被触发了安全气囊,导致两位驾驶员受伤。刚通过第一条新闻看到了氢燃料电池应用的无限可能,就别第二条新闻无情打脸,不禁产生两个问题,氢燃料电池进入公共交通领域靠谱吗?氢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公共交通领域安全吗?
不光是JR东日本布局氢燃料电池列车,法国轨道交通企业阿尔斯通的两列氢燃料电池列车,在德国首次投入运营,8分钟完成加注,可实现超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湖北也在今年宣布推广氢燃料电池列车,做中国氢动力轨道交通的排头兵。郑州宇通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也先后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运行。
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领先企业,现代汽车此前也发布了3030计划,宣布到2030年,生产70万套氢燃料电池系统,覆盖汽车、船舶、轨道车辆、叉车等多种设备应用,自己生产销售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同时,成为整套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的上游供应商,向轨道交通、船舶等企业输出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加氢站建设难度大,单车成本高的问题,在公共交通领域似乎推广阻力更小一些。
一来,避开了对加氢站的过高依赖,不管是火车还是公交车,都有相关单位运营管理,在固定路线行驶,只需要建设一个加氢站,就基本能够满足需求。而且由于有专人管理,日常维护也有保障,安全风险也能降低,总之相对于对耐久、安全、便利性要求更高的私家车而言,公共交通确实对氢燃料汽车友好很多。
其次是成本,由于用到了贵金属,所以对于氢燃料电池而言,成本是比技术本身更头痛的问题,丰田在2015年就已经开放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就是希望更多玩家进入该领域,谋求单车成本的降低。因为私家车的成本是消费者自己买,自己用,而公共交通不一样,企业买了,可以通过商业化运营慢慢赚回来,因此,对价格的敏感度会低一些。
不光是JR东日本布局氢燃料电池列车,法国轨道交通企业阿尔斯通的两列氢燃料电池列车,在德国首次投入运营,8分钟完成加注,可实现超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湖北也在今年宣布推广氢燃料电池列车,做中国氢动力轨道交通的排头兵。郑州宇通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也先后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运行。
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领先企业,现代汽车此前也发布了3030计划,宣布到2030年,生产70万套氢燃料电池系统,覆盖汽车、船舶、轨道车辆、叉车等多种设备应用,自己生产销售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同时,成为整套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的上游供应商,向轨道交通、船舶等企业输出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加氢站建设难度大,单车成本高的问题,在公共交通领域似乎推广阻力更小一些。
一来,避开了对加氢站的过高依赖,不管是火车还是公交车,都有相关单位运营管理,在固定路线行驶,只需要建设一个加氢站,就基本能够满足需求。而且由于有专人管理,日常维护也有保障,安全风险也能降低,总之相对于对耐久、安全、便利性要求更高的私家车而言,公共交通确实对氢燃料汽车友好很多。
其次是成本,由于用到了贵金属,所以对于氢燃料电池而言,成本是比技术本身更头痛的问题,丰田在2015年就已经开放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就是希望更多玩家进入该领域,谋求单车成本的降低。因为私家车的成本是消费者自己买,自己用,而公共交通不一样,企业买了,可以通过商业化运营慢慢赚回来,因此,对价格的敏感度会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