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博客

锂离子电池放电完成以后通过简单的充电过程解析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9-27 08:43    点击量:
实用锂二次电池的结构同镍氢电池等一样,一般包括以下部件: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中心端子、绝缘材料、安全阀、PTC(正温度控制端子)、电池壳。以圆柱形为例,至于扣式电池,组成基本上相似,主要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壳、密封圈和盖板。

后来又发展了方形
锂离子电池,主要原因在于其体积可以更小,容量密度更大,有利于电子元件等的轻便化。

最近诞生的
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其他锂离子电池结构稍微不同。

锂电以具有石墨化结构的碳为负极、氧化钴锂为正极。在正极和负极中,有人认为锂均以离子形式存在,因此称之为摇椅电池或浓差电池。

事实上这种称呼只是不全面的理解或误解产生的。

真正的浓差电池是不可能在放电完成以后通过简单的充电过程就可以还原;另外,按浓差电池的概念,当两边离子浓度相同时,就不会产生电势,

锂离子电池则依然存在较大的电势。从该意义上而言,锂离子电池的命名并不科学。

另外,如果按照电化学的命名方法,将正极材料置于前面,负极材料置于后面,这样的名字叫起来不顺口,也不易被普通老百姓接受,这也是命名为锂离子电池(1ithiumionbanery)的原因之一。


在正极中(以LiCoO2为例),Li+和Co3+各自位于立方紧密堆积氧层中交替的八面体位置。

充电时,锂离子从八面体位置发生脱嵌,释放一个电子,Co3+氧化为Co4+;放电时,锂离子嵌入到八面体位置,得到一个电子,Co4+还原为Co3+。

而在负极中,当锂插入到石墨结构中后,石墨结构与此同时得到一个电于。

电子位于石墨的墨片分子平面上,与锂离子之间发生一定的静电作用,因此实际大小比在正极中要大。在多种有关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