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博客

为何要斥巨资研制高效可靠的电池管理系统?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1 19:59    点击量:
2018年,工信部联合七部委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新规,就已预示“动力电池回收”即将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

今年2月22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调研报告》,再次将报废动力电池污染防治提上日程。

2019年全国两会在即,致公党在题为《关于加快升级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的提案》中又明确建议,对残值电池梯次利用的网点建设、集中贮存、收集、标识、包装、运输,以及指定移交、定点拆解等,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和监管方式;

同时建议相关主管部门通过专项资金支持,鼓励车企、电池制造商、回收利用单位等上下游企业组建联合体,共建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与全国政策相比,各个地方制定的方案更为细致。京津冀政府在2018年12月发布的《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成2-4家废旧动力蓄电池拆解示范线和梯次利用工厂。

深圳市直接提出销售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按照20元/千瓦时的标准专项计提动力蓄电池回收处理资金,对已按要求计提动力蓄电池回收处理资金的企业,按经审计确定金额的50%对企业给予补贴,补贴资金专项用于动力蓄电池回收。深圳也由此成为国内第一个设立动力电池回收补贴的城市。

在如此密集的政策推动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瞄准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的“新蛋糕”。事实上,2018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达到50亿元规模,2020年至2023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36-311亿元。

动力电池回收,迎来了它产业爆发期的前夜。

国内回收模式待构建

当前,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主机厂利用销售渠道建设退役电池回收体系,回收退役电池移交综合利用企业处理或与其合作共同利用电池剩余价值。

北汽新能源、广汽三菱等45家主机厂已设立了3204个回收服务网点,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中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高的地区,并主要以4S店的形式存在。

另一种是以第三方为主体,由梯次、再生利用企业与汽车、电池生产企业合作,共建共用回收服务网点,集中回收合作企业新能源汽车的退役电池。
北京匠芯研发了梯次利用光储能系统,并正在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动力蓄电池包评估系统。北京普莱德与北汽等合作实施了储能电站项目、集装箱式储能项目等,累计梯次利用量约75MWh。

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企业利用退役动力蓄电池,生产用于备电领域的梯次利用电池产品。无锡格林美与顺丰公司探索将梯次利用电池用于城市物流车辆,中天鸿锂等通过“以租代售”模式推动梯次利用电池在环卫、观光等车辆应用。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