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输出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1-30 21:57
点击量:次
锂电池厂家主要介绍锂电池正极材料输出和负极材料输出。锂电池的核心结构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和隔膜。正极材料在核心制造成本中,质量所占比例最大。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锂的主要存储部件。本文就锂电池厂家对锂电池正极材料输出和负极材料输出的探讨。
锂电池正极材料成品率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阴极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为了满足动力电池、储能锂电池和小型锂电池三大市场的不同需求,主电池材料厂与下游客户共同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根据客户订购的配料生产。由于许多企业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锂离子负极材料的产能迅速扩大。
随着国内锂电池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预计2019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将突破50万吨,达到53.7万吨。在未来五年(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02%。预计到2023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也将突破100万吨,达到107000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增长和动力电池需求的增长,锂电池关键材料出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8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27.5万吨,同比增长28.5%。
中国阴极材料市场规模增长是主要原因
1)国内终端电动汽车和3C数字产品持续增长,尤其是电动汽车,直接带动了国内三元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
2)新补贴政策与能源密度挂钩,使动力电池向三元电池路线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激励上游三元材料企业纷纷扩大生产;
3)国内手机厂商出口量大幅增长,带动上游钴酸锂电池和正极材料出货量;此外,国外钴酸锂企业逐渐减产,三元材料、钴酸锂出口量增加到日本和韩国。
锂阴极材料收率
近期,负材料市场运行稳定,出货随着下游利用率的缓慢提高,情况有所好转。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国内负极材料的主流价格为低端产品2.6 - 3.2万元/吨,中端产品4.8 - 6.2万元/吨,高端产品70-10万元/吨。
未来几年,由于技术、价格和配套模式的成熟,主流负极材料仍是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主要用于大容量汽车动力电池和大功率电池,以及中高端电子产品的锂离子电池。目前,实现高容量、高功率的主要途径是开发以人造石墨为主要原料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在负极材料上游板块,由于钢铁产能削减和环保因素,2018年针状焦价格一度超过4万元/吨,年均价格维持在2万元/吨。在石墨化方面,部分中小企业因环保原因倒闭,市场供应紧张。石墨化成本一度提高,2017年维持在2 - 2.5万元/吨。2019年,随着杉杉、北翠、紫宸、雪等企业石墨化能力的提升,针焦供应紧张,负材料企业的成本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快,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未来三年,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低端重复产能将被淘汰,拥有核心技术和优质客户渠道的企业将得到长足发展,市场集中度将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