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介绍提高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方法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2-07 22:30    点击量:
提高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秘密。低温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的电气性能下降,甚至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的使用,低温充电会导致锂树突的生产,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大多数科研人员提出了多种措施。
 
锂离子电池。JPG
 
提高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秘密
 
面对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的使用受到限制的情况,技术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应对策略,就是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预热,虽然这是一种临时措施,但是对提高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有着显著的效果。
 
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或使用前必须进行预热。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可分为外部加热和内部加热两种类型。
 
外部加热方式有空气加热、液体加热、相变材料加热、耐热加热器或热泵加热。这些加热方法通常位于电池组或热循环介质的容器中。当电池内部加热时,电池内部的电化学物质被交流电激发,从而使电池本身产生热量。
 
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关键是改善电解质的低温性能。传统商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在低温下粘度会迅速增大。因此,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关键是改善电解液的低温性能。
 
电解质盐是电解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获得良好低温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商用的电解质盐为六氟磷酸锂,SEI膜阻抗较大,低温性能较差。因此,开发新型锂盐迫在眉睫。四氟硼酸锂负离子半径小,易缔合,电导率低于LiPF6。
 
通过优化SEI膜的组成和成膜条件,提高SEI膜的低温离子电导率,有利于改善电池的低温性能。因此,开发低温性能优异的成膜添加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低温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作为绿色能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其低温性能差,限制了其在航空、航天、军事等特殊领域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下降到10℃时,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工作电压都会下降。
 
称为温度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温度过低是由于电解液的粘度的增加,SEI膜阻抗增加,石墨阳极动力学性能差,会导致细胞电化学极化增加,大大降低了电池放电容量,比如买一辆汽车在23.9℃以下电动汽车能够行驶105英里,略低于6.7℃至60英里左右。
 
同时,低温充电非常危险,会导致锂枝晶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低温时,电解液粘度降低。随着电导率的降低,活性物质的活性也降低。增加电解液的浓度差,增加极化,提前停止充电。更重要的是,锂离子在碳阴极扩散得更慢。锂倾向于析出。随着温度下降,电极的反应速率也随之下降。
 
人们普遍认为,使用电解液添加剂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最经济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