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锂离子电池电压、充电电流、工作原理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2-15 16:36
点击量:次
锂离子电池电压、充电电流、工作原理。根据国家标准,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流为02。c-1c, 100AH电池的充电电流可以是20a-100a。3.7v为锂离子电池正常放电平台电压,即标称电压;4.2v是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极限电压,高于此电压容易损坏电池。
锂离子电池电压。JPG
锂离子电池电压和充电电流介绍
1.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指设备长时间正常工作时的最佳电压,也称标称电压。手机锂离子电池的额定电压一般为3.6V(锂钴氧化物为正极)。
2. 充电终止电压
充电截止电压是锂离子电池在正常使用时充电电压的上限,一般为4.2v。当达到这个电压时,电池要么停止充电,要么变成恒压充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小电流充电的“涓涓细流”。当电流达到一个相对较小的值时,电池将停止充电,表明电池已满。
3.放电终止电压
放电截止电压是锂电池放电时所能达到的最低电压。电池使用电压(不只是绝对值)来估计剩余容量,当电压接近放电截止电压时,表示电池电量不足,自动关机。
4. 充电电流
我们可以看到充电头上有一个输出电流,主要是1A和2A, 2A已经是快速充电了,例如3000mA的电池2A只能在1.5小时内充满电。现在很多手机都在宣传快速充电技术,比如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除了对充电设备和软件的要求外,关键是电池能够承受快速充电的大电流,保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手机电池都适合高电流充电,也许你的电池没有配备快速充电技术,可能会大大降低你电池的寿命。
充电量等于充电电流乘以充电时间。在一定的充电控制电压下,充电电流越大(充电速度越快),充电量越小。锂电池充电速度过快,终端电压控制点不当,也会导致电池容量不足。事实上,一些活性物质的电池电极停止充电没有充分的反应。这种充电不足的现象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加剧。
锂离子电池是如何工作的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是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来回嵌入和去嵌入。在可充电电池中,锂离子从正极脱嵌,通过电解液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含锂的状态。当卸货时,情况正好相反。电池通常使用含有锂的材料作为电极。它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锂离子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其容量是同等重量的镍氢电池的1.5到2倍,并且自放电率非常低。此外,锂离子电池几乎没有“记忆效应”,也没有有毒物质,这也是锂离子电池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碳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化合物,没有金属锂,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指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作为阴极材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去嵌入过程。锂离子的包埋和去包埋伴随着锂离子和其他等价电子的包埋和去包埋。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来回插入/脱嵌和插入/脱插,就是俗称的“摇椅电池”。
以上是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充电电流、工作原理的介绍,锂电池的充电电流和电压都是动态变化的,这是由锂电池材料本身决定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时,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要按时间顺序控制,不能过度充电,否则容易损坏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