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成分讲解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2-26 12:52
点击量:次
锂电池电解液主要成分,电解液分类。电解液对锂电池的整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电解液对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锂电池电解液可分为普通型、高温型、低温型、倍增器型电解液和功率型等。电解质有两种:液体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
锂电池电解液。JPG
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成分
锂电池电解质是电池中离子迁移的载体。一般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电解液在锂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起着导电离子的作用,是锂电池高电压、高比能的保证。电解液一般是由高纯有机溶剂、锂电解液、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其主要成分如下:
1. 分子式:C3H4O3,透明无色液体(>35℃),室温结晶,是聚丙烯腈和聚氯乙烯的良好溶剂。
2. 碳酸丙烯,无色无味,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和四氯化碳,与乙醚、丙酮、苯等混溶。本品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远离火源,按低毒化学品的规定储存和运输。
3.碳酸二乙酯,无色液体,微臭;1.33 kPa / 23.8℃的蒸汽压;燃点25℃时易燃液体会蒸发成水蒸气,流入空气中。
4. 碳酸二甲酯,是一种无毒、环保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蒸发温度高,蒸发速度快。
5. 碳酸甲酯是无色透明液体,是近年来新兴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优良溶剂。
6. 六氟磷酸锂,白色结晶或粉末,溶解性强;六氟磷酸锂暴露于空气或受热时,由于水蒸气的作用,在空气中迅速分解,释放出PF5,产生白烟。
7. 五氟化磷是一种卤化磷化合物。五氟化磷是常温常压下的无色异味气体,对皮肤、眼睛和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五氟化磷用作聚合催化剂。
锂电池电解液的分类
答:液态电解质
溶剂的选择主要依据三种性质:介电常数、粘度和溶剂的电子给体性质。一般来说,高介电常数有利于锂盐的解离,强的电子给体能力有利于电解质盐的溶解。溶剂的所谓电子给体性质是指溶剂分子失去电子的固有能力,它决定了电解质的阳离子溶剂化能力的大小。低粘度可以增加离子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电导率。
b .固态电解质
固体电解质,又称“超离子导体”或“快离子导体”。指一类离子电导率接近(或在某些情况下超过)熔解和电解质溶液的固体离子导电材料。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奇怪的固体材料,一种物质的不正常状态,其中一些原子(离子)的流动性接近于液体,而另一些原子保持其空间结构。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具有重量轻、耐压、抗震、抗疲劳、无毒、无腐蚀性等特点,与电极结合形成电池时具有电化学稳定性。
目前,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分为液态电解液和固态电解液。液体电解质通常被称为电解质。目前主要用于圆柱形和方形锂电池。固体电解质又称聚合物电解质,目前主要用于软包电池。一些方形锂电池也使用固体电解质,因为固体电解质比液体电解质更贵,所以它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于大量的锂电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