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如何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2-29 14:00    点击量:
如何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有两个主要的性能指标: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比。锂离子电池的高倍增器性能是不难实现的,但同时兼顾倍增器性能和能量密度是很困难的。一般来说,乘法器性能和能量密度是矛盾的,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呢?节能电器小妆展一两个。
 
锂离子电池。JPG
 
如何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材料选择
 
通常提高锂电池功率比性能主要从材料的选择、室温20℃,最低的LCO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只有5 x10 8 s /厘米,和导电性NCM111可以达到2.2 x10-6 s /厘米,镍含量进一步增加,三元材料的电子导电率明显改善,NCM8111材料的电子导电率达到4.1 x10-3 s /厘米,离子电导率也显示同样的趋势,LCO材料在20℃下,离子电导率仅为2.3 x10-7 s/cm, NCM111材料的离子电导率为3.2 x10-6s /cm, 532 bits 1.7x10-3s /cm, 622 bits 3.4x10-3s /cm, NCM811材料的离子电导率为6.3x10-3s /cm。
 
因此,三元材料,尤其是高镍三元材料或NCA材料更适合高功率的锂离子电池,无论是从电导率还是离子电导率来看。当然,除了这些材料的固有特性外,倍增器的性能还受到形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小颗粒的材料表面积越大,Li+在颗粒中的扩散距离越短,理论上可以获得更好的倍增器性能。
 
阳极材料有很多选择,比如小颗粒中间的类似石墨材料,性能比具有很好的检测性能,钛酸锂电池材料,因为较低的导电率往往是由生产纳米级粒子,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活动区域,减少了李+扩散距离,钛酸锂电池有很优秀的性能比率,因此,为了实现快速充电。
 
NTO是东芝公司开发的新型阴极材料,其可逆容量为341mAh/g,远高于LTO,接近石墨。然而,由于具有高压固体密度的优点,体积中的能量密度达到了石墨阴极的两倍。同时,该材料仍保持了快速充电的特点。
 
配方的优化
 
决定锂电池比另一个是电池性能的配方设计的关键,在锂离子电池中“离子传导”和“电子导电”两种导电形式,包括离子导电主要包括李+电解质和电极内部孔隙和活性物质内部的电子导电的传播主要活性物质粒子之间。
 
高速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几种导电的形式综合体现,压实密度过高会导致电极孔隙率大幅下降,导致离子扩散阻抗增加,压实密度低,会导致接触电阻的增加,所以只有合适的压实密度锂离子电池比优秀性能和结合高能量密度的特点。
 
电池结构选择
 
次透过细胞的过程中如何控制排气温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大电流放电锂离子电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的热量,热量在锂离子电池内部积累将导致温度上升,温度梯度大,因此锂离子电池内部故障不一致,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结构变得尤为重要。
 
(4)提高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
 
锂离子必须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来回穿梭,就像在由电解液和电池壳组成的“游泳池”里游泳一样。电解质离子的离子电导率与水的电阻一样,对锂离子的游动速度有很大的影响。目前,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是有机电解质,无论是液态电解质还是固态电解质,其离子电导率都不是很高。电解质电阻是整个电池电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锂离子电池高功率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选择合适的材料、配方和结构,可以降低锂离子电池在大倍增器放电情况下的内部阻抗和极化,降低温度不均匀性,有效提高电池的倍增器性能。提高倍增器性能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因素,小系列储电器的引入只是沧海一粟,知识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有些疏忽,希望各位朋友批评指正,提出自己的看法。
 
降低电池的内阻
 
一般在正极活性物质中加入导电剂,以降低活性物质与正极基质/收集液的接触电阻,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导率(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提高倍增器性能。不同的材料和不同形状的导电剂会影响锂电池的内阻,从而影响其倍增器性能。
 
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锂电池的容量会越来越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锂电池的性能越来越差。当充电电流和截止电压超过一定值时,锂离子电池的下降速度将大大加快。为了降低锂离子电池的递减率,需要根据不同的系统选择合适的充放电电流和截止电压。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