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磷酸铁锂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2-30 22:18    点击量:
 
磷酸铁锂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滴流充电——滴流充电用于对完全放电的电池单元进行预充电(恢复)。当磷酸铁锂电池电压低于3V左右时,首先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达到0.1c。
 
第二阶段:恒流充电——当磷酸铁锂电池电压高于滴灌充电阈值时,恒流充电时充电电流增大。恒流充电电流在0.2c ~ 1.0c之间。恒流充电不需要非常精确的电流,准恒流也可以。在线性充电器的设计中,电流通常随着电池电压的增加而增加,使晶体管的散热最小化。
 
第三阶段:恒压充电——当磷酸铁锂电池电压升至4.2v时,恒流充电结束,开始恒压充电。为了获得最佳性能,调节公差应大于+1%。
 
第四阶段:充电终止-与镍电池不同,锂离子电池不建议采用连续下降充电。连续的跌落充电会导致金属锂的电极电镀效果。这使得电池不稳定,并可能导致突然,自动和快速拆卸。
 
这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方式。各种各样的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使用。我们也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电池的不同材料和使用方法。
锂离子电池分离器的工艺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干法和湿法的主要步骤和原理如下:
 
1. 干燥法:首先将聚烯烃树脂熔化、挤压、吹制成结晶聚合物膜。然后,进行结晶热处理和退火操作以获得高度定向的膜结构。干燥过程也可分为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
 
2. 湿法——传统湿法主要采用相位转换法,而TIPS热诱导相分离法是近年来主要采用的方法。结晶聚合物的原理,热塑性聚合物和小分子化学物质沸点高的稀释剂混合物(如石蜡油),形成一个齐次解在高温,然后降低溶液温度、固液分离或液体的混合液体分离,提取小分子化学物质的稀释剂去除后,形成热塑性和结晶聚合物多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