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影响锂电池内阻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1-03 14:15    点击量:
锂电池的内阻是多少?电阻表示电路元件对电流传递的电阻。单位是欧姆。锂电池的内阻、静态内阻和工作内阻往往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环境中,内阻的温度是不同的。广义地说,同欧姆电阻(IR)一样,有源极化和浓差极化都可以理解为锂电池内阻的组成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激活阻抗和浓差阻抗。
 
锂电池的内阻好多少?
 
电阻越低越好,理想状态是0,但这是理想状态。典型的锂电池只有几毫欧姆。锂电池的内阻必须尽可能小。内阻越小。更少的能源浪费在电池上。而且对于电池的产热和倍增器都有帮助。
 
锂电池的内阻与待机时间有关。以1200MAH的手机锂电池为例,成品电池的内阻典型值为110毫欧姆,移动电源的内阻典型值为6000mah。成品电池的内阻典型值为70毫欧姆。
 
锂电池的内阻。JPG
 
影响锂电池内阻的因素有哪些?
 
1. 外部因素
 
温度和环境温度是影响各种锂电池电阻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对于锂电池来说,温度影响电化学材料的活性,直接决定了电化学反应和离子运动的速度。
 
对电流或负载的需求,一方面,电流的大小直接与极化电阻有关。总的趋势是电流越大,极化电阻越大。另一方面,电流的热效应影响电化学材料的活性。
 
2. 锂电池本身
 
阴极材料、阴极材料和锂离子包埋和不包埋的难度决定了材料的内阻,它是浓差极化电阻的一部分。电解液中锂离子的移动速率受电解液电导率的影响,是电化学极化电阻的主要组成部分。
 
膜本身的电阻直接形成欧姆内阻的一部分,其对锂离子运动速率的抵抗形成电化学极化电阻的一部分。
 
集液电阻和元件连接电阻是锂电池欧姆电阻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艺水平、生产工艺、镀层是否均匀、压实密度、这些电池的加工工艺水平,也会直接影响极化电阻。
 
锂电池内阻过大
 
过程
 
1. 正极成分太少(材料间导电性差,因为锂钴本身导电性很差)
 
2. 正电极成分的粘结剂过量(粘结剂一般是具有强绝缘的聚合物材料)
 
3.负极材料的粘结剂过多(粘结剂一般是具有强绝缘性的聚合物材料)
 
4. 成分分布不均匀
 
5、配料粘结剂溶剂不完整
 
6、涂布制浆面密度设计过大
 
7、压实密度过大,辊压实
 
8、正耳焊不牢固,外观虚焊
 
9. 电池储存环境不合理
 
材料
 
1、锂电池正极材料电阻(电导率差,如磷酸铁锂)
 
2. 膜片材料的影响(膜片厚度、小孔隙、小孔径)
 
3.电解质材料(低电导率、高粘度)的影响
 
4. PVDF阳性材料(量大或分子量大)的影响
 
5. 正导电材料的影响(导电性差,电阻高)
 
6. 正负电极材料的影响(导电率差、厚度不均、材料纯度差)
 
7、铜箔、铝箔材料导电性能差或表面氧化
 
8. 覆盖极柱铆接接触阻力大
 
9、负材料电阻
 
内阻是评价锂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锂电池的内阻测试包括交流内阻测试和直流内阻测试。对于单个电池,它通常由交流内阻来评估,通常称为欧姆内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