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如何建立动力电池的回收与维护机制?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1-12 20:29    点击量:
如何建立动力电池的回收与维护机制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批量浪费的时间将会到来,如果大量报废的电池不能得到适当的回收利用,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随着以汽车企业为主体的生产责任延伸制度的建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进入了渠道建设的关键时期。”节能和综合利用部、前副巡视员、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的4月17日7日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和二次电池回收和再生技术研讨会,在动力电池生产的设计在中国和浪费动力电池回收处置和综合利用目前需要支持,发展初期的标准化。
 
行业痛点:成本高,经济弱
 
新能源乘用车的报废年限一般为5年,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报废年限一般为3年。在2022年之前,退役电池将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2022年以后,三极电池退役数量将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当,并逐步超过磷酸铁锂电池。2018年,动力电池理论报废量预计为5.14 GWh,主要来自新能源公交车。
 
记者了解到,目前相关企业的布局主要分为五大类:传统回收企业、新兴回收企业、电池厂、电池材料企业和整厂。
 
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例如,传统的回收企业在回收渠道、材料回收技术、电池破碎技术、冶炼技术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然而,由于动力电池来源的缺乏,他们仍然需要与汽车制造商和废料工厂合作。新兴回收公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电池破碎拆解技术上。
 
目前,废电池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火灾冶炼技术和湿法冶炼技术。王海北,北京矿业冶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冶金设计研究院院长。
 
“回收系统的顺利运行需要以盈利为前提。如果没有利润驱动,就不能充分提高企业的积极性。”现有的回收技术和回收网络建设投入非常大,虽然很多企业布局试水,但很少有企业挖大桶金。
 
不可忽视的是,电池回收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电解液和有害气体,如果处理不当会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温加热或燃烧,控制不当容易危害工人的健康。”哈尔滨巴特瑞资源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明跃斌指出。
 
政府与企业携手寻求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进行指导和规范。
 
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个部委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汽车制造商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责任。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及其他七部委联合发布的通知对回收组织试点项目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建议开展试点项目回收电池的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中部地区。
 
“上述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循环利用政策体系的逐步建立。”杨庆宇表示:“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政策发布的速度将会加快,相关标准有望在今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