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点电池基础知识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1-13 19:08
点击量:次
电池基础知识
1. 一天的实际使用时间大大缩短,尤其是用于制冷的蓄电池。
放电功率和比重
电池电解质的比重几乎与放电成正比。因此,根据电池总放电的比例和10%的放电比例,可以计算出电池的放电。测定铅蓄电池的电解质比重是确定放电的最佳方法。因此,使用后应定期测量比重,避免过量排放。在测量比重时,还要测量电解液的温度。20℃转换的比重不应降低到80%以下的流量。
温度在放电
当电池过放电时,内部阻抗明显增大,电池温度升高。放电时的高温会使充电完成时的温度升高。因此,最理想的温度控制在40℃以下。
冬季的使用时间比夏季短。
如要延长使用时间,在冬季或进入冰箱前,应先提高其温度。
排放和生活
当电池每日反复充放电使用时,电池寿命会受到放电深度的影响。
放电状态和内部阻抗
电力和更多的内部阻抗将会增加,尤其是出料端,阻抗,最大放电电流的主要因为生产过程中使板不良导体─硫酸铅和电解液比重下降,导致内部阻抗增加,放电之后,一定要马上充电,如果让它继续放电,硫酸铅经白色结晶硫化物后形成稳定(这是文献所说的现象),即使充电,板中的活性物质也无法恢复,并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当白色的铅酸蓄电池放电时,同时在负极板和正极板上产生硫酸铅(PbS04)。如果让电池在不充电的情况下连续放电,最终会形成稳定的白色硫酸铅晶体(即使电池充电,也很难恢复原来的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