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解决动力电池的问题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2-05 14:47
点击量:次
有两类热新能源汽车的保修政策在目前市场:车辆的保修期和保修期内的核心部分(包括动力电池的部分),这两个保修方面有两个限制,即购买时间限制和里程限制,是基于先占先时期(前提符合保修规则)。保修期一般为3 - 6年,公里数限制在6万- 15万公里之间。核心部件的保修期通常为8年,保修期在12万至15万公里之间。其中,只有比亚迪品牌售后政策包含“电池寿命保修”。
这一“不同”的售后政策是否是比亚迪占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0%的原因之一?答案是未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确实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来源”来解决:
1. 汽车制造商正在加紧整合动力电池品牌。目前,锂电池的低端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低。许多中小型电池制造商的产能利用率甚至低于10%。新能源汽车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产品动力。汽车制造商要想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浪潮中有更大的胜机,就必须选择性能更高、质量更高的动力电池。与在产品性能和质量上更有优势的领先电池公司合作,掌握战略资源,赢得胜利。
2. 汽车企业应积极研发相关技术,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无后顾之忧”是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助推器”。2018年6月,中国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提高了各类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和电池电量要求。新政策向高区间倾斜,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司在业内想要加速电池技术,技术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只能通过售后来弥补。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大幅度提高车辆体验。
3.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动力电池回收政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池成本,改善“消费者买不起动力电池”的现象。废旧电池回收过程复杂,成本较高。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标准化仍有提高的空间。如果能改进动力电池回收系统,将大大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