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介绍动力电池相关的概念、结构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2-10 16:33    点击量:
动力电池原理概念这么简单!
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朋友们,对于其中心动力电池,相信大家会有一定的了解,但真正要谈的相关问题,并感到有点了解。小编将通过最直观的方式来了解动力电池相关的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让我们对动力电池有更深的了解。
一、一些重要概念
 
1. 电压(V)
 
开路电压:电池未连接到外部电路或外部负载时的电压。开路电压与电池的剩余能量有关。
 
工作电压:指电池在工作状态下,在电路流动周期内电池正负电位差之间存在电流,也称负载电压。在电池放电的情况下,当电流流经电池时,需要克服内阻电阻,所以工作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压。
 
(3)放电截止电压:是指电池充满电后进行放电,放电后达到的电压(如果连续放电是过量放电,则对电池寿命和功能造成危害)。
 
(4)充电电压:充电过程中由恒流变为恒压充电电压。
 
电池充放电电压变化曲线
 
2. 电池容量(啊)
 
定义:电池容量是指电池能储存的电量,容量是电池的一项重要功能政策,它是由电极活性物质选择的。
 
单位:容量用C表示,单位用Ah或mAh表示。
 
式中:C=It,即电池容量(Ah) =电流(A) x放电时间(h)。
 
(4)例如:电池的容量为10安培,5安培放电可放电2小时,10安培放电可放电1小时。
 
影响因素:电池的实际容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活性物质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额外容量:在标准条件下由制造商提供的蓄电池容量。
 
可用容量:在标准条件下,充满电的电池释放的电量。
 
理论容量:假设活性物质被充分利用,电池的容量可以释放。
 
3.电池能量(Wh)
 
指电池中储存的能量
 
式中:能量(Wh) =外加电压(V)×工作电流(A)×工作时间(h)。
 
3.2v15ah电池的能量为48Wh, 3.2v100ah电池的能量为320Wh。
 
电池能量是衡量电池做功的重要指标。
 
4. 能量密度(Wh /公斤)
 
定义: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一般以体积能密度(Wh/L)或质量能密度(Wh/kg)表示。
 
例如,如果一块锂电池重325克,电压为3.7v,容量为10Ah,那么它的能量密度为113Wh/kg。下表为理论值。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电池外壳、部件等方面的结构。
 
目前,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的3倍和1.5倍。
5. 功率和功率密度
 
(1)功率是指某一放电系统,时间单位内的电池输出能量,单位为W或kW。
 
功率密度,也称为比功率,是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输出功率,单位为W/kg或W/L。比功率是评价电池和电池组对电动汽车的加速和斜坡调整是否满意的重要指标。更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专业解读和最新资讯,可以关注电动家居微信大众。
 
6. 放电乘数(A)
 
(1)定义:放电率是指在正常时间所需电流值的额外容量(C),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池的额外容量的倍数。
 
例如:以10Ah电池为例,放电2A,放电率0.2c,放电20A,放电率2C。
7. 充电方法
 
CC/CV: CC为恒流,以固定电流充电;CV是恒压,用固定电压给电池充电,充电电流会随着电池充满逐渐下降。
 
少于0.1摄氏度(2)充电:指的是电池的电流,通常在电池充满电,迚行赔偿,开始充电,如果电池充电时间没有严格的要求,建议选择一个充电方法。
 
(3)浮充:随时对电池进行恒压充电,使其坚持一定的充电状态。
 
8. 充放电深度(SOCDOD):指示电池容量值的方法。
 
ge状态(SOC):电池放电后剩余容量和完全充电容量的百分比。
 
放电深度(DOD):指示电池放电状态的参数等于实际放电容量和附加容量的百分比。
 
(3)深放电深度:表示储存容量的50%或以上被释放的程度。
 
(4)如:充放电深度以百分率表示,如:容量为10Ah的电池放电后容量变化为2Ah,即为80%DOD;容量为10Ah的电池充电容量为8Ah, soc为80%。描述是完整的,通常称为100%国防部。
 
9日,内部阻力
 
定义:电池的内阻是电池在工作时,电流通过电池的内阻。内阻主要受电池数据、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分类:电池的内阻包括欧姆电阻和极化电阻。欧姆电阻由电极数据、电解液、隔膜电阻和各部分的接触电阻组成。极化内阻包括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引起的内阻。
 
(3)影响因素:电池内阻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非常重要的特性,影响内阻的因素有数据、结构等。
 
攻击效果:由于内部阻力的存在,当电池放电时,电流通过内部阻力攻击热量,能源消耗,电流越大,能量消耗越多,所以内部阻力越小,电池的功能越好,不仅电池的实际运行电压高,内部阻力上的能源消耗也更少。
 
10. 自放电率(% /月)
 
定义:电池在储存过程中,容量会逐渐下降,所减少的容量与电池容量之比,称为自放电率。
 
原因:由于电解液中电极的不稳定性,电池的两个电极发生化学反应,消耗了活性物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减少,电池容量降低。
 
(3)影响因素:环境温度对电池的影响较大,温度过高会加速电池的自放电
 
表示:电池容量衰减(自放电率)的表达式和单位为:%/月。
 
攻击效果:电池自放电会直接降低电池的容量,自放电率直接影响电池的储存功能,自放电率越低,储存功能越好。
 
11. 循环寿命(次)
 
定义:电池第二次充放电的寿命称为一个循环或一个循环,电池在反复充放电时,容量会逐渐下降,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的容量下降到80%,电池满周期即为循环寿命。
 
(2)影响因素:电池使用不当、电池数据、电解质组成和浓度、充放电率、放电深度(DOD%)、温度、制造工艺等,都会对电池的循环寿命产生影响。
 
12. 回忆起效果
 
(1)定义:电池的召回效应是指电池没有完全放电,我可以充电的百分比。
 
原因:材料在电池攻击结晶,如镍镉电池,镉继续组装成大量的金属镉,降低了负极的活性。
 
避免:为了消除电池的召回效应,充电前必须完全放电,然后再充电。
 
锂离子电池没有召回效果。
13. 放电路径
 
指放电曲线中电压基本保持在某一水平的部分。放电路径越高、越长、越稳定,电池的放电功能越好。
 
14. 电池组稠度
 
由若干个单细胞串联起来,并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电池组。电池组的整体功能和寿命取决于一个差电池的功能,这就要求电池组中每个电池的功能一致性要高。除了单体电池的功能误差和原始数据的质量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制造工艺,工艺的改进对电池的质量非常重要。
 
15日到
 
电池制作完成后,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激活电池内部的正极和负极活性物质,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功能,调用自放电、储存等感应功能的过程。电池的真正功能只有在它形成之后才能体现出来。在形成过程中的分选过程一起可以移动电池组的一致性,从而使最终电池组的功能移动。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和最新信息可以集中在电动家居微信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