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与解决方案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2-15 15:55    点击量: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与解决方案
 
锂离子电池不安全行为的机理
 
艾新平分析指出,锂离子动力电池除了正常的充放电响应外,还有许多潜在的放热侧响应。当电池温度或充电电压过高时,很容易引起这些放热副作用。
 
主要的过热副作用包括:1。当温度高于130℃时,SEI膜发生分化,使得电解液在暴露的高活性碳负极表面大量回收和分化,导致电池温度升高。这是电池热失控的根本原因。
 
2. 充电状态正极的热分化和放热,以及活性氧引起的电解质进一步分化,加剧了电池内部的蓄热,促进了热逃逸。
 
3.电解液的热分异导致电解液的分异和放热,加速了电池的温升。
 
4. 粘结剂与高活性负极的反应。LixC6与PVDF的初始反应温度约为240℃,峰值为290℃,反应热为1500J/g。
 
主要的过充副反应是,有机电解液氧化分化,攻击有机小分子气体,导致电池内部压力增大,温度升高。
 
当放热侧反应的热生成率高于热耗散率的电池,电池的内部压力和温度急剧上升,进入自动加热状态,不能控制,也就是说,热失控导致电池焚烧。电池越厚,容量越大,冷却越慢,产生的热量越大,就越有可能造成安全问题。
 
锂离子电池不安全行为的触发器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引起的短路:(1)不同工艺元件的间隙表面导电尘埃、正极和负极位错、电极毛刺和电解液弥散;材料猜测金属杂质;(3)低温充电、大电流充电时,负极衰减过快的性能会导致负极锂的出现、振荡或爆震等使用过程。
 
此外,还存在大电流充电引起的过充、电极涂层不均匀引起的部分过充、电液分散、正极性能衰减过快等因素。
 
锂离子电池安全技术的进步
 
传统的电池安全设计与制造、PTC限流装置、压力安全阀、热密封与隔离、提高电池数据热稳定性等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池发生不安全行为的概率。艾新平强调:对基础处理,需要学习抗短路、抗过充、抗热失控、抗焚烧和不可燃电解液等新技能,建立电池自激安全保护机制。
 
1. 防止电池内部短路。防护涂层,如陶瓷屏障和负热障。
 
2. Anti-overcharge技能。
 
电添加剂的氧化回收。当电池过充时,R在正极上氧化成O, O扩散到负极,再回到R。这种内部循环使充电电位应力达到安全值,控制电解液的分化等电极反应。
 
二甲氧基苯衍生物具有电压应力稳定的能力,但由于溶解度低,其应力可小于0.5c。电池自放电。航天飞机的分子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可逆过充保护不仅可以解决电池过充问题,还可以平衡电池组中单个电池的容量,降低对电池一致性的要求,延长电池寿命。
 
(2)电压敏感间隙。在空隙微孔中填充有一种电活性聚合物。在正常的充放电电压范围内,间隙处于绝缘状态,只允许离子导电。当充电电压达到控制值时,聚合物被氧化并掺杂成电子导电状态。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一个聚合物导电桥,以绕过充电电流,防止电池过度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