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锂离子电池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2-19 20:14
点击量:次
详细了解锂离子电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锂电池的使用范围和效果一直不证自明的,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意外的锂离子电池总是层出不穷,不时困扰着我们,鉴于这一点,小编特别整理锂离子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将为您提供方便。
一是电压不一致,单低
1. 自放电是电压降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池自放电大,使其电压下降速度快于其他电池,通过测试电压后的存储可以消除电压下降。
2. 不均匀的充电会引起电压下降
当电池在测试后充电时,由于触摸电阻或检测柜的充电电流不一致,电池充电不均匀。在较短的存储时间(12小时)内,测得的电压变化很小,而在较长的存储时间内,测得的电压变化很大。这个低压没有质量问题,可以充电。在生产后将电荷储存24小时以上进行电压测量。
二世。大的内部阻力
1. 不同的测试设备
如果检测精度不够,则可能无法消除触摸电源组,这将构成较大的内阻,因此应采用交流电桥法检测内阻仪表。
2. 储存时间太长
锂电池储存时间过长,造成容量损失大,内部钝化、内阻大,可以通过激活来处理。
3.反常的加热引起巨大的内阻
电池在加工过程中(点焊、超声波等)使电池发热异常,使间隙攻击热闭合现象,内阻严重增大。
三、锂电池扩容
1. 锂电池充电后会膨胀
锂电池充电时,锂电池会自然膨胀,但一般不超过0.1mm,但过度充电会构成电解液分化,内部压力增大,锂电池膨胀。
2. 膨胀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异常处理(如短路、过热等)构成内部加热电解液的分化、锂电池的膨胀。
3.膨胀过程中循环
当电池循环时,厚度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50周后就不再增加了。一般情况下,正常添加量为0.3~ 0.6mm,铝壳相对严重。这种现象是由于正常的电池反应。但是,如果增加壳体厚度或内部材料被切割,可以适当地减少膨胀现象。
四、点焊后电池出现断电现象
铝壳芯点焊后电压低于3.7v,一般是由于点焊电流过大,导致铝壳芯内部间隙击穿,短路,导致电压下降过快。
正确的点焊位置应在底部或标记“A”或“——”侧点焊,无标记侧和大侧不点焊。其二是点焊镍带的可焊性较差,所以有必要使用大量的电流点焊,导致内部高温带无法工作,构成内部短路的铁芯。
点焊后,电池电源部分是由电池自身放电引起的。
诉电池爆炸
电池爆破的攻击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充爆破
维修线失控或检测柜失控使充电电压大于5V,构成电解质分化,引起电池严重的内部反应。电池内部压力迅速上升,电池爆裂。
2. 爆破流
失控的维护行或检测内阁使充电电流太大,没有时间形成锂离子的嵌入,和极板的表面形成金属锂,通过差距,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极直接短路形成爆破(罕见攻击)。
3.超声波焊接塑料外壳爆破
当超声波焊接塑料外壳时,由于设备使其超声波能量转移到蓄电池组,超声波能量非常大使电池内部间隙熔化,正负极短路,攻爆。
4. 点焊爆裂
当点焊电流过大时,在内部进行严重的短路冲击爆破,其他时,点焊正接直接与负接,使正负极直接短路爆破。
5. 放电爆破
电池过放电或过放电(3C以上)简单地溶解沉积在间隙上的负极铜箔,使正、负极直接短路起爆(极少发作)。
6. 振荡时产生冲击波
当电池剧烈振荡或跌落时,电池内极脱臼,爆炸是由直接的严重短路引起的(很少)。
6. 低3.6v电池通道
1. 低测试通道是由不准确的采样或不稳定的测试箱组成。
2. 低环境温度构成低通道(环境温度对放电通道影响较大)
7. 处理不当
(1)用力移动正极连接板,使电池正极接触不良,使电池内阻增大。
(2)点焊接头焊接不牢固,接触电阻大,使电池内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