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解析手机锂电池充电误区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3-07 14:17    点击量:
手机锂电池充电误差分析
在许多朋友买了新手机后,他们仍然选择尽快耗尽新手机的电池并给它充电超过12个小时(许多朋友也很乐意把手机关机充电)。然而,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到,这样的充电方式并不科学,手机厂家指导充电时间是满可以的,而且很多商家都提倡充电时间超过12小时,那么,如何给手机充电呢?多久收费?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盲点,今天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目前手机电池的一些原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二次电池主要有镍氢(ni-mh)和锂离子(li-ion)两种类型,现在所有的手机电池都为锂离子电池(以下简称锂电池)。关于锂电池,只有两件事需要记住:1 .锂电池不需要激活;2 .锂电池没有召回效应。
 
今天的手机都是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已经被生产商激活,并在上市前进行了预充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购买新机器的时候发现电池是有电的。事实上,在锂电池生产后,先进行恒压充电,然后放电,经过几个循环的充放电过程,使电极上的电解质水分丰富,锂电池得到了充分的活化。因此,我们买了一个新的锂电池并不是一个新的电池,在工厂已经激活之前,我们可以正常使用,不需要在第3次耗尽电池充电(深度放电)。在此,作者提供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的实验表。锂电池的循环寿命数据如下:
 
循环寿命(10%DOD): >1000循环
循环寿命(100%DOD): >200次
 
DOD是放电深度的缩写。由公式可知,10%深度放电的充电频率远高于完全深度放电的充电频率。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手机用户在开机后一直深放电无效,这其实是由于电池过度放电造成的电压过低,所以没有正常的充电和开机条件。
 
充电前不要把电池用完
 
锂电池不具有召回效应,召回效应是指电池发生可逆故障,即电池故障后恢复的能力。召回效应是指电池在经过长时间的特定运行周期后,主动保持这种特定的运行趋势。这最初是在镍镉电池中定义的,但现在已不再存在于镍金属氢化物电池中,而锂电池则不受此限制。许多朋友担心在电量耗尽前充电会导致电池永远无法充满电,这确实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