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是如何工作的?锂电池的工作原理讲解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3-20 15:00
点击量:次
锂离子电池是如何工作的
当电池充电时,锂离子在电池正极形成,由此产生的锂离子通过电解液到达负极。作为负极的碳是具有许多孔隙的层状结构。到达负极的锂离子嵌在碳层的孔隙中。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大。同样地,当电池放电时(就像我们使用它时一样),嵌在负极碳中的锂离子就会出来,并回到正极。返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大。
锂电池的充电电流一般设定在0.2c到1C之间。电流越大,充电越快,电池的热量也越大。此外,过多的电流不足以给电池充电,因为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像倒啤酒一样,倒得太快会产生气泡,导致不满。
对于电池来说,正常使用是放电的过程。锂电池放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放电电流不宜过大,过大的电流会引起电池发热,可能会造成永久性损伤。在电话里,这不是问题,不能考虑。
第二,绝对不要过度放电!锂电池最怕过放电,一旦放电电压低于2.7V,很可能会导致电池报废。幸运的是,手机电池已经安装在保护电路内部,电压不够低,损坏了电池,保护电路就会工作,停止放电。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池的放电电流越大,放电容量越小,电压降越快。
的作用机制
锂离子电池以碳数据为负极,以含锂化合物为正极,不存在金属锂,只要是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指将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中作为正极的数据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入过程。在锂离子包埋和去包埋的过程中,伴随着与锂离子等价电子的包埋和去包埋(传统上正极用包埋或去包埋来表示,负极用包埋或去包埋来表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来回插入/拔出和插入/拔出,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摇椅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