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力电池市场现状分析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3-22 11:57
点击量:次
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现状分析
最近,锂电池行业的发展白皮书(2018)发布的100人会议中国电动汽车的显示,2017年,全球总生产能力的电动汽车和储能锂离子电池估计达到200兆瓦小时(妇女),和大多数的生产能力将集中在中国。
与此同时,2017年,中国主要企业的锂电池产能约为124GWh,预计到2018年底将达到180GWh。主导企业生产能力超过8GWh,但利用率普遍低于40%。
随着电池工业的发展,电池容量利用率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商城供过于求的现象并存。
我国动力电池市场现状分析:产能过剩市场对企业有利
就在过去的半年里,动力电池作为宁德时代的主要收入来源成功上市。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有100多个与电池相关的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159亿元,涉及上游资源与材料、中游电池生产与设备、下游回收利用。
一方面,对资本的需求强劲;另一方面,购物中心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高端优质产能供给不足,低端产能订单不足,结构性产能过剩。
“在目前国内汽车产业链中,电池的发展是最先进的,在其他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但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也存在着资本损耗的问题。在最近举行的”(青海)我国锂工业和电力电池世界高峰论坛”,我国电动汽车委员会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安东尼可可chang再次呼吁行业提醒“出资伪造”现象,导致一些没有练习游戏,生产的“不一定是大产能的最大优势,但没有能力越过阈值的游戏非常困难,这是一把双刃剑。”
尽管电池的生产能力逐年增加,但能够自立的公司却在减少。据flash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配套企业从2015年的150家左右下降到2017年的100家左右,其中三分之一已被淘汰。
中国电动汽车协会会长陈庆泰表示,全球动力电池商城一直被几家大企业占据,2017年排名前十的企业占了80%的发货量。
针对目前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士林预计,2020年以后,产能过剩的情况可能还会继续。如何优化生产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是今后两三年需求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动力电池商城的竞争:协同行动产业走向未来
近年来,锂、钴等上游材料价格上涨较快,汽车企业由于采购补贴需要运输成本,这使得电池企业面临两层压力。
但是长期的压力和游戏并没有停止。届时,动力电池的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企业将逐步从国内市场拓展到世界市场,而日韩企业将进一步向我国市场进军,中国将成为动力电池竞争的主战场。陈庆泰暗示,欧美国家的企业虽然在这一轮竞争中失去了位置,但已经为下一阶段的竞争做了布局,是潜在的强手。
“生产规模只是一个浅层的竞争,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最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并能不断创造核心技术,电池公司有必要以全球视野来生产发电、开发发电、预研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