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关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分析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4-15 18:29    点击量: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输出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微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在电动汽车、军事、空间技术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然而,锂离子电池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例如,2006年,苹果(apple)和联想(lenovo)笔记本电脑因电池安全问题被召回;2008年,本田(Honda)混合动力汽车着火;825辆全电动公交车因电池过热起火。由于这些事件,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分析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锂离子电池本身的特性;另一种是由于紧急情况或电池使用不当造成的。锂离子电池存在一系列潜在的放热反应,是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的根源。
 
1. 锂离子电池本身的原因
 
锂离子电池本身的特性是决定其安全性的根本因素[3-4]:(1)由于能量密度高,锂离子电池容易因热失控而导致不安全行为;(2)当锂离子电池过充时,由于正极材料锂离子,结构发生变化,使其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或正极材料直接释氧,使电解液中的溶剂产生强氧化;负极表面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 I)膜的分解,以及从负极析出的金属锂与电解质的反应,如果这些过程释放的热量积累起来,可能会导致热失控。(3)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多为有机溶剂,主要成分为碳酸盐,闪蒸,沸点很低,在4.6V左右容易被氧化,如果有泄漏,容易引起电池起火,甚至燃烧爆炸;(4)在锂离子电池粘结剂结晶时,容易形成铜枝晶和活性物质剥离,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带来安全隐患。
 
2. 紧急情况或滥用原因
 
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如电池过度充电,针灸渗透、挤压,和高温环境中,电极和有机电解质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如S E我膜的分解,有机电解液的氧化和还原,正极的分解,生成的氧正极分解,进一步与有机电解液反应。如果这些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就会导致热失控,最终导致电池燃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