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缺陷的极片性能受损,是否有对应的微观结构的变化?
目前,对于极片缺陷,一方面研究缺陷检测和极片自动甄选技术,另一方面研究缺陷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本文分享一些在文献资料和自己实际工作中的电池极片缺陷图,收集遇到的各种缺陷和问题,做成一份极片缺陷图谱,欢迎大家补充。
【1】负极表面团聚体颗粒
配方:球形石墨+SUPER C65+CMC+蒸馏水
两种不同搅拌工艺的极片宏观形貌:表面光滑(左)和表面存在大量小颗粒(右)
配方:球形石墨+SUPER C65+CMC/SBR+蒸馏水
极片表面小颗粒放大形貌(a和b):导电剂的团聚体,没有完全分散
表面光滑极片的放大形貌:导电剂充分分散,均匀分布
【Bitsch B,Willenbacher N, Wenzel V, et al. Impact of Mechanical Process Engineering onthe Fabrication Process of Electrod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J]. ChemieIngenieur Technik. 2015, 87(4): 466-474.】
【2】正极表面团聚体颗粒
配方:NCA+乙炔黑+PVDF+NMP
搅拌过程中,环境湿度太高,导致浆料成果冻状态,导电剂没有完全分散好,极片辊压后表面存在大量的颗粒。
【3】水系极片裂纹
配方:NMC532/carbon black/binder= 90/5/5 wt%, 水/异丙醇(IPA)溶剂
极片表面裂纹光学照片,涂布面密度分别为 (a) 15 mg/cm2,(b)17.5 mg/cm2, (c) 20 mg/cm2和(d) 25 mg/cm2,厚极片更容易出现裂纹。
【Du Z, Rollag K M, Li J,et al. Enabling aqueous processing for crack-free thick electrodes[J]. Journalof Power Sources. 2017, 354: 200-206.】
【4】极片表面缩孔
配方:片状石墨+SP+CMC/SBR+蒸馏水
箔材表面存在导致污染物颗粒,颗粒表面处的湿膜存在低表面张力区域,液膜向颗粒周围发射状迁移,形成缩孔点状缺陷。
【5】极片表面划痕
配方:NMC532+SP+PVdF+NMP
狭缝挤压涂布,刃口存在大颗粒导致极片表面漏箔划痕
【6】涂布竖条道
配方:NCA+SP+PVdF+NMP
转移涂布后期,浆料吸水粘度升高,涂布时接近涂布窗口上限,浆料流平性差,形成竖条道。
【7】极片未干透区域辊压裂纹
配方:片状石墨+SP+CMC/SBR+蒸馏水
涂布时,极片中间区域没有完全干透,辊压时涂层发生迁移,形成条状裂纹。
【8】极片辊压边缘褶皱
涂布形成厚边现象,辊压式,涂层边缘产生褶皱
【Schmitt, M., et al., An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n intermittent slot die coating ofviscoelastic battery slurries. 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 and Research,2015. 12(5): p. 927-938.】
【9】负极分切涂层与箔材脱离
配方:天然石墨+乙炔黑+CMC/SBR+蒸馏水,活性物质比例96%
极片圆盘分切时,涂层与箔材脱离。
【10】极片分切毛刺
正极极片圆盘分切时,由于张力控制不稳定导致二次切削形成箔材毛刺
【11】极片分切波浪边
负极极片圆盘分切时,由于切刀重叠量和压力不合适,形成波浪边和切口涂层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