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PHEV和EV电池衰减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对比参照数据?

来源:未知    2019-03-29 14:25    点击量:

INL时不时对之前测试的车队的电池实验数据做了一些更新,由于这个电池采用了标准的容量放电发,使得整个数据有了一些对比的参照性。

 

BEV测试样本:Golg EV2015、BMW I3(BEV+REV)、Focus EV 2013、Spark EV、LEAF、Smart、B-Class、SOul EV一共36台车。

 

按照购买的Ah的区分,主要分为52Ah-115Ah,里程在100英里以内的车辆。

 

 

 

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如果我们按照里程排序进行对比,可以看一下实际的分布情况。

 

备注:测试时间从基准时间到1.2万英里间隔为1年,2.4万英里大约在2年之内。

 

 

 

这个里面差异就比较大了,我们如果把液冷和风冷进行分离可以达到这样的结果。

 

I3 REV和EV两个版本,由于有发动机保护电池,同等里程衰减可以软件上做调节。

 

风冷的电池系统,要稍微差一些,如果化学体系以LMO为主的话,衰减更快一些。

 

 

 

2.4万英里以后衰减就更明显一些。

 

 

 

备注:几家的化学体系还是很有差异,电压的曲线区别挺大的。

 

A)方壳的两家

 

 

 

B)软包的

 

仔细看虽然放的容量还可以,但是电压的拐点还是有差异的。

 

 

 

C)圆柱的

 

多P的均流衰减特性还是好一些,所以真实来看18650圆柱虽然单体的衰减特性不大好,放在一起看效果真的还可以。

 

 

 

而相对应的PHEV车辆的样本主要是:Volt、Prius PHEV和Focus的Cmax和Fusion PHEV。

 

 

 

PHEV 电池衰减到90%的,基本在12万英里之外了。

 

这几台衰减接近80%的PHEV,都是采用了风流冷系统,同样的供应商,如果比较早的进入HEV模式,可以延缓电池的衰减。

 

液冷系统能比较好保护电池的寿命。

 

小结:2018年INL更新更多数据以后,可能效果更好。做BEV最大的困难,就是在这个2-3年以后的衰减分布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