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隔膜】湿法隔膜项目屡见不鲜,湿法真的优于干法?

来源:未知    2019-03-30 22:28    点击量:

新能源汽车到锂电隔膜

 

2017年上半年受补贴政策调整影响,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低于预期,大部分企业进入调整期,截至7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5万辆。

 

据相关行业媒体预测,2017年下半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销旺季时间,特别是第四季度,按照往年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会有较强表现,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突破70万辆,电池需求量将超过45GWh,全年隔膜需求量将突破8亿平方米。

 

许多国家颁布了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日期,我国工信部副部长也透露工信部将制定中国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这意味着终有一天依靠电池供电的电动汽车会结束燃油车这100多年来的统治。

 

业界相关媒体预计2020 年国内新能源整车销量有望达到181万辆,对应动力锂电池需求73GWh,加上消费类和储能锂电池的需求,2020年我国锂电池总需求有望达118GWh。

 

而2020年国内对隔膜的需求量将达到24亿平米,其中湿法需求量18亿平米,2016年至2020年湿法隔膜需求复合增速将达到27%。

 

从各大电池企业的统计数据和媒体报道来看,湿法隔膜正在渐渐成为动力电池的主流,目前湿法隔膜供不应求,且价格稳定。

 

 

2017年隔膜企业动态

 

相对于干法,湿法工艺可以生产更轻薄的隔膜,在性能、孔隙率、收缩方面都要优于干法,因此近几年产量增速明显高于干法。

 

又因为国内新建湿法产线逐步投产放量,所以湿法隔膜产量占比再次提升,远超于其他隔膜。在国内前十动力电池厂商中,就有CATL、比亚迪、力神、沃特玛等超过6家以湿法隔膜为主。

 

 

这里列举一些今年在隔膜方面有新动态的企业:

 

 

 

其实从上表我们仍可以发现干法隔膜在隔膜领域依然占有一席之地:盈博莱扩建三期新增干法生产线;今年2月,中兴新材副总经理透露公司将在干法单拉方面继续做深入研发;3月,星源材质宣布5000万平方米干法隔膜将投产。

 

但是也不得不认可湿法隔膜越来越红火,湿法隔膜项目动辄年产几千万平方米甚至上亿平方米。

 

关注隔膜行业的都知道,像星源材质和沧州明珠这样的企业都是行业大头,在全球隔膜企业排名中都有一定地位。

 

星源材质制造了国内第一条干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干法制备隔膜生产线,截止2016年干法产能将达到1.3亿平方米。

 

但是在8月的报告中,星源材质本身也提到“公司目前干、湿法结构比例严重失调,这种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所以公司启动了“年产3.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项目”。

 

沧州明珠也是以干法为主的的企业,早年也是以干法隔膜为主,截止今年上半年,拥有5000万平方米的干法产能,未来几年将主要致力于扩张湿法产能。

 

整理发现,创新股份、中材科技、金力股份、纽米科技等企业,先后在上半年发布湿法隔膜扩产讯息,扩产规模均超千万平方米。

 

这些都可以被认为是隔膜企业对于湿法隔膜的重视。

 

 

湿法隔膜真的就优于干法?

 

众多企业风风火火地募资加入湿法隔膜的大军中,想要从这座金山捞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但是哪里有“属于自己的”这一说呢?市场始终在那里,资源也在那里,就好像一块蛋糕,大家都想吃,然而令我们惋惜却不得不承认的是,总会有人吃不上这块蛋糕……

 

现在的湿法隔膜确实处于供不应求的供需状态,而且国内的隔膜厂商产能性能都提高很快,也有出口。

 

但是有业界人士认为,动力电池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会导致各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这会直接造成产品品质的降低,这无疑不利于国内企业进军海外市场。

 

虽然隔膜原材料的价格在下跌,但是隔膜的价格也以难以预料的速度在变化。

 

2016年有媒体预测2017年的湿法隔膜价格将跌至4.1元/平方米,然而因为其产能在2017年上半年新增释放产能接近2万吨,预计下半年投产产能更大,价格下滑将明显。

 

目前,湿法隔膜价格跌破4元/平方米,干法隔膜在3元/平方米,而未来两三年隔膜产能会释放得更快,价格自然也会再降。

 

如今大多数锂电池隔膜采用的是“湿法+涂覆”的组合。例如当下最惹眼的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就采用的是芳纶涂布隔膜。

 

在我国的隔膜企业中,金力股份紧紧抓住机会,预计其芳纶涂布隔膜将在今年下半年量产,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营业收入。

 

结尾依旧是老生常谈,纵然事物有其可预料的发展轨迹,但发展又永远是正在进行的,是可变化的,不管我们预判、估计、还是猜测,都只是给决策者做出最后结论的参考罢了;即使有片面的、不主流的观点,也希望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