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充电使电动车电池处于浅循环状态,电池的寿命会延长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5 09:25
点击量:次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相信绝大部分消费者都听说过,锂电池的寿命是“500次”,500次充放电,超过这个次数,电池就“寿终正寝”了,许多朋友为了能够延长电池的寿命,每次都在电池电量完全耗尽时才进行充电,这样对电池的寿命真的有延长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锂电池的寿命是“500次”,指的不是充电的次数,而是一个充放电的周期。
一个充电周期意味着电池的所有电量由满用到空,再由空充到满的过程,这并不等同于充一次电。比如说,一块锂电在第一天只用了一半的电量,然后又为它充满电。如果第二天还如此,即用一半就充,总共两次充电下来,这只能算作一个充电周期,而不是两个。因此,通常可能要经过好几次充电才完成一个周期。每完成一个充电周期,电池容量就会减少一点。不过,这个电量减少幅度非常小,高品质的电池充过多次周期后,仍然会保留原始容量的80%,很多锂电供电产品在经过两三年后仍然照常使用。当然,锂电寿命到了最终后仍是需要更换的。
一般的使用说明书上面都有关于保护充电器的说明.很多用户没有看说明书的习惯,往往除了问题以后才想起找说明书看,经常为时已晚,所以先看说明书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降低成本,现在的充电器基本上都没有做高耐振动的设计,这样,充电器一般不要放在电动自行车的后备箱和车筐中.特殊的情况下,必须要移动,也要把充电器用泡沫塑料包装好,防止发生振动的颠簸.很多充电器经过振动以后,其内部的电位器会漂移,使得整个参数漂移,导致充电状态不正常.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充电的时候要保持充电器的通风,否则不但影响充电器的寿命,还可能发生热漂移而影响充电状态.这样都会对电池形成损伤.所以,保护好充电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您的续行能力要求不长,充一次电可以使用2到3天,但是还是建议您每天都充电,这样使电池处于浅循环状态,电池的寿命会延长.一些早期使用手机用户以为电池最好是基本使用完了以后再充电,这个看法是不对的,铅酸蓄电池的记忆效益没有那么强烈.经常放完电对电池的寿命影响比较大.多数充电器在指示灯变灯指示充满电以后,电池充入电量可能是97%~99%.虽然仅仅欠充电1%~3%的电量,对续行能力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是也会形成欠充电积累,所以电池充满电变灯以后还是尽可能继续进行浮充电,对抑制电池硫化也是有好处的。
电池放电以后就开始了硫化过程,在12小时开始,就出现了明显的硫化.及时充电,可以清除不严重的硫化,如果不及时充电,这些硫化结晶将要聚积而逐步形成粗大的结晶,一般的充电器对这些粗大的结晶是无能为力的,会逐步形成电池容量的下降,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所以,除了每天充电以外,还要注意,使用完了以后要尽早的充电,尽可能使电池电量处于饱满状态。
电池定期进行一次深放电也有利于"活化"电池,可以略微提升电池的容量.一般的方法是,定期对电池进行一次完全放电.完全放电的方法是在平坦路面正常负荷的条件下骑车到第一次欠压保护.注意,我们特别强调第一次欠压保护.电池在第一次欠压保护以后,电池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电压还会上升,又恢复到非欠压状态,这时候如果再使用电池,对电池的伤害很大.在完成完全放电以后,对电池进行完全充电.会感觉电池容量有所提升。
尽可能利用滑行.如下坡的时候,尽可能的利用提前断电滑行减速.在即将遇到红绿灯的时候提前进入滑行,最大限度的减少刹车.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是宁愿多转一次湾也要减少一次刹车,这是有道理的。
启动的时候,最好加入骑行助力,不仅仅可以提高启动速度,而且可以减少电池的电量损失和寿命损伤。
在锂电池行业,我们经常看到韩国、日本的新型材料试验成功的消息,似乎中国在电池领域的研究“备受阻碍”。事实上,中国的电池科研人员从未放弃过努力探索的脚步,而最近,他们的一些成就也引起了全球电池行业的关注。
这个来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概念来延缓高容量锂电池中锂枝晶的形成。在锂离子电池中,由于不均匀的沉淀导致的“锂枝晶”是电池循环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他们描述了在具有碳纳米管芯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球中捕获锂离子,以抑制锂枝晶的形成。
电动汽车技术:中国纯电动技术是主流,丰田主打混合动力,日产纯电动,BYD:纯电动技术,双模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
电池技术:锂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HydroyenFeul)、金属-空气电池技术等。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是锂离子电池技术。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体系分为三元体系、锂酸铁锂体系、钛酸锂负极体系碳纳米管、石墨烯添加,快速充电体系。工艺分为卷绕技术、叠片技术;圆柱电池、方形电池;软包技术,铝壳技术。
国内外动力电池按照外形主要分类:卷绕圆柱电池、叠片软包电池、叠片铝壳电池。
工艺路线:目前锂离子电池工艺有圆柱和方形两种形式的电池,圆柱主要以18650和26650为代表,方形主要有铝壳和铝塑膜软包两种,在制造工艺上又分为卷绕工艺和叠片工艺,软包主要以叠片工艺为主,铝壳以卷绕工艺为主,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也有少数企业采用软包卷绕的工艺,总而言之各种工艺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其目的在于如何生产出适合电动汽车使用的最佳电池。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全新的办法来捕获电池中的锂离子,让电池阳极能够在200次循环中依然保持99%的超高的电镀效率和剥离效率。而这项技术如果成熟的应用,虽然无法让目前的动力电池拥有更大的容量,但却可以有效的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抑制衰减。说不定未来我们的汽车动力电池也能做到“经久不衰”。
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相信绝大部分消费者都听说过,锂电池的寿命是“500次”,500次充放电,超过这个次数,电池就“寿终正寝”了,许多朋友为了能够延长电池的寿命,每次都在电池电量完全耗尽时才进行充电,这样对电池的寿命真的有延长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锂电池的寿命是“500次”,指的不是充电的次数,而是一个充放电的周期。
一个充电周期意味着电池的所有电量由满用到空,再由空充到满的过程,这并不等同于充一次电。比如说,一块锂电在第一天只用了一半的电量,然后又为它充满电。如果第二天还如此,即用一半就充,总共两次充电下来,这只能算作一个充电周期,而不是两个。因此,通常可能要经过好几次充电才完成一个周期。每完成一个充电周期,电池容量就会减少一点。不过,这个电量减少幅度非常小,高品质的电池充过多次周期后,仍然会保留原始容量的80%,很多锂电供电产品在经过两三年后仍然照常使用。当然,锂电寿命到了最终后仍是需要更换的。
一般的使用说明书上面都有关于保护充电器的说明.很多用户没有看说明书的习惯,往往除了问题以后才想起找说明书看,经常为时已晚,所以先看说明书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降低成本,现在的充电器基本上都没有做高耐振动的设计,这样,充电器一般不要放在电动自行车的后备箱和车筐中.特殊的情况下,必须要移动,也要把充电器用泡沫塑料包装好,防止发生振动的颠簸.很多充电器经过振动以后,其内部的电位器会漂移,使得整个参数漂移,导致充电状态不正常.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充电的时候要保持充电器的通风,否则不但影响充电器的寿命,还可能发生热漂移而影响充电状态.这样都会对电池形成损伤.所以,保护好充电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您的续行能力要求不长,充一次电可以使用2到3天,但是还是建议您每天都充电,这样使电池处于浅循环状态,电池的寿命会延长.一些早期使用手机用户以为电池最好是基本使用完了以后再充电,这个看法是不对的,铅酸蓄电池的记忆效益没有那么强烈.经常放完电对电池的寿命影响比较大.多数充电器在指示灯变灯指示充满电以后,电池充入电量可能是97%~99%.虽然仅仅欠充电1%~3%的电量,对续行能力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是也会形成欠充电积累,所以电池充满电变灯以后还是尽可能继续进行浮充电,对抑制电池硫化也是有好处的。
电池放电以后就开始了硫化过程,在12小时开始,就出现了明显的硫化.及时充电,可以清除不严重的硫化,如果不及时充电,这些硫化结晶将要聚积而逐步形成粗大的结晶,一般的充电器对这些粗大的结晶是无能为力的,会逐步形成电池容量的下降,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所以,除了每天充电以外,还要注意,使用完了以后要尽早的充电,尽可能使电池电量处于饱满状态。
电池定期进行一次深放电也有利于"活化"电池,可以略微提升电池的容量.一般的方法是,定期对电池进行一次完全放电.完全放电的方法是在平坦路面正常负荷的条件下骑车到第一次欠压保护.注意,我们特别强调第一次欠压保护.电池在第一次欠压保护以后,电池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电压还会上升,又恢复到非欠压状态,这时候如果再使用电池,对电池的伤害很大.在完成完全放电以后,对电池进行完全充电.会感觉电池容量有所提升。
尽可能利用滑行.如下坡的时候,尽可能的利用提前断电滑行减速.在即将遇到红绿灯的时候提前进入滑行,最大限度的减少刹车.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是宁愿多转一次湾也要减少一次刹车,这是有道理的。
启动的时候,最好加入骑行助力,不仅仅可以提高启动速度,而且可以减少电池的电量损失和寿命损伤。
在锂电池行业,我们经常看到韩国、日本的新型材料试验成功的消息,似乎中国在电池领域的研究“备受阻碍”。事实上,中国的电池科研人员从未放弃过努力探索的脚步,而最近,他们的一些成就也引起了全球电池行业的关注。
这个来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概念来延缓高容量锂电池中锂枝晶的形成。在锂离子电池中,由于不均匀的沉淀导致的“锂枝晶”是电池循环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他们描述了在具有碳纳米管芯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球中捕获锂离子,以抑制锂枝晶的形成。
电动汽车技术:中国纯电动技术是主流,丰田主打混合动力,日产纯电动,BYD:纯电动技术,双模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
电池技术:锂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HydroyenFeul)、金属-空气电池技术等。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是锂离子电池技术。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体系分为三元体系、锂酸铁锂体系、钛酸锂负极体系碳纳米管、石墨烯添加,快速充电体系。工艺分为卷绕技术、叠片技术;圆柱电池、方形电池;软包技术,铝壳技术。
国内外动力电池按照外形主要分类:卷绕圆柱电池、叠片软包电池、叠片铝壳电池。
工艺路线:目前锂离子电池工艺有圆柱和方形两种形式的电池,圆柱主要以18650和26650为代表,方形主要有铝壳和铝塑膜软包两种,在制造工艺上又分为卷绕工艺和叠片工艺,软包主要以叠片工艺为主,铝壳以卷绕工艺为主,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也有少数企业采用软包卷绕的工艺,总而言之各种工艺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其目的在于如何生产出适合电动汽车使用的最佳电池。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全新的办法来捕获电池中的锂离子,让电池阳极能够在200次循环中依然保持99%的超高的电镀效率和剥离效率。而这项技术如果成熟的应用,虽然无法让目前的动力电池拥有更大的容量,但却可以有效的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抑制衰减。说不定未来我们的汽车动力电池也能做到“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