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怎么搞定电池回收?我国蓄电池行业有哪些方向性的机遇与挑战呢?
数十年前,德国人也曾经大大咧咧地将废旧电池直接丢弃在普通垃圾箱里。根据德国“电池共同回收体系基金会”发布的数据,全国电池的回收利用率已经从2002年的39%逐步上升到2012年的44%。基金会指出,一方面,全社会的电池回收率已经不高,尚不足五成;而另一方面,凡是回收的电池,其材料再利用率几乎达到了100%。
指导德国国内电池回收利用程序的,主要是1991年起欧盟陆续颁布的多项法规,以及德国2009年起开始生效的《电池法》。根据这些法律,德国境内出售电池的商户,必须也设立电池回收点。德国大小超市内的电池回收箱,即是应《电池法》的要求而放置的。回收箱里的废旧电池必须至少每周清空一次。这些电池会被转运到回收工厂。
德国人怎么搞定电池回收?电池一旦得到回收,其材料再利用率极高。
分门别类循环利用
在德国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中,位于北部的不莱梅港是一个关键节点。该市集中了多家电池回收企业。这些企业自称其自动分拣装置技术先进,无论是分拣速度、还是分拣精度,都为世界第一。不莱梅港的这些企业,每年能消化处理上万吨的废旧电池;而德国全年的电池回收量,总共才1.45万吨(2010年数据)。
自动分拣装置通过X光扫描,确定电池内部的成分,并将不同的电池分拣到不同的容器中。每台装置每秒能分拣40节电池。分拣后的电池会被进一步拆解。以镍镉电池为例:其中的镉元素,会以蒸馏的方法被提取出来,并用于生产新的镍镉电池;而提取出的铁和镍,则被用于生产不锈钢。
一些可充电电池,会在阴极产生极易爆燃的氢气。工厂在拆解这些电池的时候,就会特别地小心,防止发生爆炸事故;提炼出来的氢气,通常也会被用于生产不锈钢。
铅酸蓄电池则会被高温熔融,以便提取其中的铅。这些铅则会被用于生产新的铅酸蓄电池。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铅酸蓄电池含有对环境危害特别大的铅元素,因此《电池法》规定,顾客在购买新的铅酸蓄电池时,必须同时交回旧的蓄电池,否则就必须缴纳7.5欧元的押金。正是由于这一条款,使得德国的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率几乎达到100%。
广泛使用的一次性干电池则需要区分生产年份。尽管如今生产的碱性电池并不含有特别有害的成分,但是在2001年前生产的干电池中,依然会含汞。这些含汞干电池目前依然只是集中存放,暂不做进一步的处理,避免水银挥发进入大气。而相对无害的碱性干电池,其中的锌、锰、铁都会被提炼再利用。
对于普通德国民众而言,在回收点丢弃电池时,并不需要特别留意电池类型--自动分拣装置能够通过X光进行识别。不过,电池共同回收体系基金会依然建议民众,应当将电池从电器上拆下后,再丢弃到回收箱内。否则,自动分拣装置的速度以及精度都会受到影响,并且增添工厂的人工工作量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的第三项《2016年重点工作》第六点明确指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燃煤锅炉。增加天然气供应,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直接焚烧。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在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对排污企业全面实行在线监测。强化环境保护督察。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必须严格执行,对超排偷排者必须严厉打击,对姑息纵容者必须严肃追究。(摘自李克强总理报告原文)】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被列入2016年政府重点工作之中,不难看出政府对治理环境污染,提倡节能减排的重视力度。那么对蓄电池行业有哪些方向性的机遇与挑战呢?以下是我个人总结(仅做参考)
机遇
1、新能源汽车领域会成为重点扶持对象。磷酸铁锂、碳酸锂、三元锂、镍酸锂等多种类型电池将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
2、铅酸蓄电池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A、储能电池: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扶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项目,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无形中加大储能电池市场需求量,铅酸储能蓄电池目前占储能蓄电池市场比例约90%。从市场使用率、安全性、性价比上来讲,磷酸铁锂、碳酸锂、三元锂、镍酸锂等电池无法比拟的,在市场上占有决定性的优势。
B、启停系列电池:减少机动车排放,是治理环境污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节约能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目前国内众多车企在乘用车上配备启停系统。配备有启停系统的发动机必须配备具有启停功能的蓄电池及AGM蓄电池、EFB蓄电池。目前AGM蓄电池/EFB蓄电池都为铅酸蓄电池。在日本配备启停系统的乘用车高达200多万量(2012数据)在欧洲市场占有比例约50%。在国内配备启停系统的乘用车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家对治理环境、节能减排的力度越来越大,预计3-5内AGM/EFB蓄电池将处在高频爆发位置。
C、电动车电池:据网络数据显示,平均每3个人就有一辆电动车,随着城乡建设的越来越完善,目前基本实现村村通路,乡乡通车工程。电动车电池依然保持快速正在事态。
挑战
1、新能源领域;虽然磷酸铁锂、碳酸锂、三元锂、镍酸锂等多种类型电池将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国内还属于朝阳产业,蓬勃发展,但是其安全性、性价比是新能源电池一道硬伤。据悉,2015年1月24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以“动力电池的发展与突破”为主题的峰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出于对电池安全性的考虑,国家将暂时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其原因三元材料在我国研发起步晚,用于客车的安全性开发和验证还不够,还需进一步实验论证。在我国已经有几起新能源汽车自然时间发生。
2、废旧蓄电池回收领域;废旧电池回收将成为蓄电池行业最大挑战,磷酸铁锂、碳酸锂、三元锂、镍酸锂等新能源电池,回收价值不高,在利用率低,污染大等因素将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铅酸蓄电池回收价值高,但是污染大,回收市场急需规范;目前很多不法商贩无证回收,偷偷冶炼牟取暴利,造成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3、铅酸蓄电池;随着环保处理一直处在高压事态,铅酸蓄电池企业从原先的几千家巨减到几百家,虽然对环境治理,对行业规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市场乱象丛生依然可见,如容量虚标,原材料用量不合格等。不可否认铅酸蓄电池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原先的一只电池可以用3-4年,现在的一只电池只能用2-3年,使用寿命大大缩减,出现容量虚标,使用劣质原材料也就不稀奇了。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恶劣竞争由来已久,首当其冲的就是价格战,其激烈程度几乎到达亏损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将是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灾难。没有一个企业靠价格竞争完成100强企梦,也没有一家企业靠恶性竞争成为世界500强,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唯有强身正本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