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电池容量怎么算呢?如果用续航里程乘以百公里电耗是不是就能直接计算出电池容量呢?
很多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车主会像燃油车车主关注油箱大小一样去关注自己电池容量的大小,毕竟电池容量的大小是会直接影响自己车辆的续航里程(虽然车主在购车的时候一定会了解自己车辆的续航里程),那么如果用续航里程乘以百公里电耗是不是就能直接计算出电池容量呢?
首先很明确的一点就是,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电池容量一定是不准确的。第一,车辆现在的电池容量SOC是等于剩余电量/可用容量*100%。剩余电量好理解,是电池还能够放出的安时数(AH)。可用容量就比较玄乎了,是电池在当前状态下能够允许存储的最大电量(AH)。这个值可是随时在变的,最明显因素的是老化,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充放电循环数上升,可用容量都在逐渐减小。而且这个可用容量还不是线性变化的,也就是说不同的用法有不同的老化速度。典型的影响因素有几点:1、不同使用温度对可用容量的衰减有影响;2、不同充放电倍率对可用容量的衰减速度有影响;3、不同放电深度对可用容量的深度有影响。
其次就是车辆现在的续航里程,是根据近阶段车辆所行驶的工况,车辆的行车电脑计算出的大致公里数,该公里数是预估的,很多时候,车主会遇到车辆显示续航还剩下20公里,结果开没5公里车辆就彻底没电了的情况,所以按照电脑当前显示的续航里程去计算是不准的。车辆电耗与续航里程也是一样的,数据都是大致计算,并不是非常准确的,所以利用行车电脑的续航里程和平均电耗来计算电池容量所算出的数值是不准确的。
综上所述,与其计算电池容量,不如多多调整自己的驾驶方式,多利用动能回收来实现续航里程的增加,毕竟计算电池容量并不会有太大意义。
智能手机在现今已经成为了人们维持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工具,同时随着用户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加深,手机锂电池有限的储电能力就与用户对智能手机的高度需求产生了冲突。而手机自第一代的“大哥大”发展到现在,一直朝着“轻、薄”的路线不断发展,所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快充技术就由此诞生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快充技术,目前市面上的快充技术主要分为高压快充和低压快充两种,其中高压快充由于存在充电时机身会过度发热的状况,所以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至于低压快充则由于没有上述弊端,所以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华为手机、OPPO手机等均采用的是低压快充技术。
相信很多用户都曾有过这个疑问,那就是快充技术究竟与手机有关,还是与充电器有关?“快充”作为一整套的技术流程,其实并不能单一地靠手机或者充电器独立完成这一过程,它需要手机内置的电源管理芯片和充电线以及充电器协调合作,才可以实现这一技术。所以对于不支持快充功能的手机,即便使用了“支持快充的充电器”,那么也是无法完成快充的。反之,如果你是iPhone8以上机型用户,即使你的手机支持快充功能,但是没有配备相应的快充充电器,那么也无法实现快充。
了解完这些,我们再来看看经常使用快充功能,是否会对手机电池产生损害,从而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当我们的智能手机进行普通的充电时,充电电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当我们手机处于较低电量的状态下时,手机内置的电源管理芯片会向我们的充电器发出讯号,那么此时充电器就会加速给手机补充电量。当我们的手机已经有60%到80%的电量时(不同品牌手机的设置范围不同),这个内置芯片又会向充电器发出放缓充电速度的讯号,从而降低电池的损耗保护电池,并且减缓发热。至于我们使用快充给手机充电时,电池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处在大电流的状态下给手机补充电量,所以相较于普通充电来说,快充理论上对电池的伤害会大一些。但这个伤害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使用,也不会使得锂电池寿命不符合使用预期,所以如果你的手机支持快充技术,那么完全可以放心地使用。
最后可能有些朋友还不知道自己手头的充电器是否支持快充技术,所以这里就教大家几个辨认的方法。首先苹果手机的标配充电器均不支持快充,安卓手机则可以通过查看充电头中是否有“圆圈快充”标志来辨认,因为该标志即代表着支持高通QuickCharge技术,同时还可以观察充电头上是否标有“快速充电器”等字样来辨别。如果你对快充技术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评论告诉小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