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为了避免过充电,一些充电器采用小电流充电,小电流充电太慢怎么办?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5 19:06    点击量:

电池的充电过程通常可分为预充电、快速充电、补足充电、涓流充电四个阶段。 # g2 [3 Q$ ^4 D6 j8 V

对长期不用的或新电池充电时,一开始就采用快速充电,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因此,这种电池应先用小电流充电,使其满足一定的充电条件,这个阶段称为预充电。 % e5 R* O! G& ?8 O

快速充电就是用大电流充电,迅速恢复电池电能。快速充电速率一般在1C以上,快速充时间由电池容量和充电速率决定。 $ H" v. o/ c- K, y: M'''' ~: N

为了避免过充电,一些充电器采用小电流充电。镍镉电池正常充电时,可以接受C/10或更低的充电速率,这样充电时间要10h以上。采用小电流充电,电池内不会产生过多的气体,电池温度也不会过高。只要电池接到充电器上,低速率恒流充电器就能对电池提供很小的涓流充电电流。电池采用小电流充电时,电池内产生的热量可以自然散去。  Y9 h1 w! w# }

涓流充电器的主要问题是充电速度太慢,例如,容量为1Ah的电池,采用C/10充电速率时,充电时间要10h以上。此外,电池采用低充电速率反复充电时,还会产生枝晶。大部分涓流充电器中,都没有任何电压或温度反馈控制,因而不能保证电池充足电后,立即关断充电器。 ! Z. a/ @: L" V/ j1 s
2 f/ J" r, ^3 P# P% g9 r+ C

快速充电分恒流充电和脉冲充电两种,恒流充电就是以恒定电流对电流充电,脉冲充电则是首先用脉冲电流对电池充电。然后让电池放电,如此循环。电池脉冲的幅值很大、宽度很窄。通常放电脉冲的幅值为充电脉冲的3倍左右。虽然放电脉冲的幅值与电池容量有关,但是,与充电电流幅值的比值保持不变,充电过程中,镍镉电池中的氢氧化镍还原为氢氧化亚镍,氢氧化镉还原为镉。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聚集在极板两边,这样就会减小极板的有效面积,使极板的内阻增大。由于极板的有效面积变小,充入全部电量所需的时间增加。 2 M( Z* s0 d7 a; \/ q$ N3 h; D, n

加入放电脉冲后,气泡离开极板并与负极板上的氧复合。这个去极化过程减小了电池的内部压力、温度和内阻。同时,充入电池的大部分电荷都转换为化学能,而不会转变为气体和热量。 # s'''' f" I- o% W5 R8 k

充放电脉冲宽度的选择应能保证极板恢复原来的晶体结构,从而消除记忆效应。采用放电去极化措施后,可以提高充电效率并且允许大电流快速充电。 & ^0 _) I& [6 c- N

采用某些快速充电止法时,快速充电终止后,电池并未充足电。为了保证充入100%的电量,还应加入补足充电过程。补足充电速率一般不超过0.3C。在补足充电过程中,温度会继续上升,当温度超过规定的极限时,充电器转入涓流充电状态。 + }8 g9 x0 R" f0 _

存放时,镍镉电池的电量将按C/30C/50的放电速率减小,为了补偿电池因自放电而损失的电量,补足充电结束后,充电器应自动转入涓流电过程。涓流充电也称为维护充电。根据电池的自放电特性,涓流充电速率一般都很低。只要电池接在充电器上并且充电器接通电源,在维护充电状态下,充电器将以某一充电速率给电池补充电荷,这样可使电池总处于充足电状态。 

 

镍镉蓄电池的正极材料为氢氧化亚镍和石墨粉的混合物,负极材料为海绵状镉粉和氧化镉粉,电解液通常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使用密度为1.171.1915℃时)的氢氧化钠溶液。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使用密度为1.191.2115℃时)的氢氧化钾溶液。在-15℃以下时,使用密度1.25~1.2715℃时)的氢氧化钾溶液。为兼顾低温性能和荷电保持能力,密封镍镉蓄电池采用密度为1.4015℃时)的氢氧化钾溶液。为了增加蓄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通常在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锂(大约每升电解液加15~20g)。 ; X& p4 l* o  m0 ?) m  [

镍镉蓄电池充电后,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镍〔NiOOH〕,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金属镉;镍镉电池放电后,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亚镍,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镉。 

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


1)负极反应 
负极上的镉失去两个电子后变成二价镉离子Cd2+,然后立即与溶液中的两个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氢氧化镉Cd(OH)2,沉积到负极板上。

: B: t/ X! u1 _2 e

2)正极反应 

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氢氧化镍(NiOOH)晶体。镍为正三价离子(Ni3+),晶格中每两个镍离子可从外电路获得负极转移出的两个电子,生成两个二价离子2Ni2+。与此同时,溶液中每两个水分子电离出的两个氢离子进入正极板,与晶格上的两个氧负离子结合,生成两个氢氧根离子,然后与晶格上原有的两个氢氧根离子一起,与两个二价镍离子生成两个氢氧化亚镍晶体。 , k) Q4 e* o; y5 S
, ~" f! X" z# `  L4 w

2.充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充电时,将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充电机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电池内部发生与放电时完全相反的电化学反应,即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1)负极反应 

1 O3 m  v3 x  l+ w* U: G2 N

充电时负极板上的氢氧化镉,先电离成镉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然后镉离子从外电路获得电子,生成镉原子附着在极板上,而氢氧根离子进入溶液参与正极反应。

(2) 正极反应 ; d& z# N/ b3 A7 b

在外电源的作用下,正极板上的氢氧化亚镍晶格中,两个二价镍离子各失去一个电子生成三价镍离子,同时,晶格中两个氢氧根离子各释放出一个氢离子,将氧负离子留在晶格上,释出的氢离子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然后,两个三价镍离子与两个氧负离子和剩下的二个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两个氢氧化镍晶体。3 I6 I'' V2 M6 R4 Q

蓄电池充电终了时,充电电流将使电池内发生分解水的反应,在正、负极板上将分别有大量氧气和氢气析出。从上述电极反应可以看出,氢摒化钠或氢氧化钾并不直接参与反应,只起导电作用。从电池反应来看,充电过程中生成水分子,放电过程中消耗水分子,因此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浓度变化很小,不能用密度计检测充放电程度。
K* a

3. 端电压 1 B3 R" S1 r4 b2 ?% I( |0 f; S
1 j# t# K6 q, E

充足电后,立即断开充电电路,镍镉蓄电池的电动势可达1.5V左右,但很快就下降到1.31-1.36V。 

镍镉蓄电池的端电压随充放电过程而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 |5 C% f3 Q7 j6 c3 c/ c- i

U=E+IR4 t  f( s8 O3 t* ^% T

U=E-IR 
& W& f( ~

从上式可以看出,充电时,电池的端电压比放电时高,而且充电电流越大,端电压越高;放电电流越大,端电压越低。 & l2 B5 x, D+ M- T9 Z1 O
当镍镉蓄电池以标准放电电流放电时,平均工作电压为1.2V。采用8h率放电时,蓄电池的端电压下降到1.1V后,电池即放完电。 + V; O, r+ j% {5 P: `2 w$ `
& z( G, x'' j& `, c

4. 容量和影响容量的主要因素 - b( d3 |# }: b. d

蓄电池充足电后,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放至规定的终止电压时,电池放出的总容量称为电池的额定容量,容量Q用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来表示,表示式如下: 

Q=I•t(Ah) 5 |: G7 U$ X( X! l) ^

镍镉蓄电池容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 Y/ F. i; [" ~'' n

① 活性物质的数量; 
U
② 放电率; 8 C; ^* [3 Q0 H5 C4 c
1 ~* ?( Z2 G2 Z; j8 j/ x'' ^% c
③ 电解液。 6 g$ Q1 O9 h8 [
  w+ b/ m7 h! \1 n0 y  H# k" {

放电电流直接影响放电终止电压。在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下,放电电流越大,蓄电池的容量越小。 . i- m6 g; a4 H7 R

使用不同成分的电解液,对蓄电池的容量和寿命有一定的影响。通常,在高温环境下,为了提高电池容量,常在电解液中添加少量氢氧化锂,组成混合溶液。实验证明:每升电解液中加入15~20g含水氢氧化锂,在常温下,容量可提高4%~5%,在40℃时,容量可提高20%。然而,电解液中锂离子的含量过多,不仅使电解液的电阻增大,还会使残留在正极板上的锂离子(Li+)慢慢渗入晶格内部,对正极的化学变化产生有害影响。 , Y3 k/ ~- K# D! S1 L8 P

电解液的温度对蓄电池的容量影响较大。这是因为随着电解液温度升高,极板活性物质的化学反应也逐步改善。电解液中的有害杂质越多,蓄电池的容量越小。主要的有害杂质是碳酸盐和硫酸盐。它们能使电解液的电阻增大,并且低温时容易结晶,堵塞极板微孔,使蓄电池容量显著下降。此外,碳酸根离子还能与负极板作用,生成碳酸镉附着在负极板表面上,从而引起导电不良,使蓄电池内阻增大,容量下降。 

5. 内阻

镍镉蓄电池的内阻与电解液的导电率、极板结构及其面积有关,而电解液的导电率又与密度和温度有关。电池的内阻主要由电解液的电阻决定。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阻系数随密度而变。18℃时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阻系数最小。5 I. r( a% \- b$ ^9 E/ l

6. 效率与寿命 + P, w# @0 r  o8 P

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镍镉电池的容量效率ηAh67%-75%,电能效率ηWh55%~65%,循环寿命约为2000次。

容量效率ηAh和电能效率ηWh计算公式如下:

I•t
9 q$ D( X6 B

 GηAh= ---------- X 1000 |- w0 W

 q'' k" J% XI•t
 _0 k9 @, w9 ^4 s$ G

U•I•t- I9 U+ D" p/ v7 ~+ w: q

ηAh= --------------- X 100%$ ]7 N. R* A/ E7 `7 O

U•I•tU充和U放应取平均电压)9 C% x* B: C+ z
+ H9 K( G# l8 P! @* }! P6 e" s; D& V

7. 记忆效应 

镍镉电池使用过程中,如果电量没有全部放完就开始充电,下次再放电时,就不能放出全部电量。比如,镍镉电池只放出80%的电量后就开始充电,充足电后,该电池也只能放出80%的电量,这种现象称为记忆效应。 

电池全部放完电后,极板上的结晶体很小。电池部分放电后,氢氧化亚镍没有完全变为氢氧化镍,剩余的氢氧化亚镍将结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结晶体。结晶体变大是镍镉电池产生记忆效应的主要原因。 7 s, |$ x: t.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