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铁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锂铁电池的放电特性及寿命介绍!
锂铁电池的全名是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由于其性能特别适合于动力方面的应用,因而也有人叫它“锂铁动力电池”。(以下简称“锂铁电池”)
锂铁电池的工作原理(LiFePO4)
LiFePO4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左边是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作为电池的正极,由铝箔与电池正极连接,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极隔开,但锂离子Li+可以通过而电子e-不能通过,右边是由碳(石墨)组成的电池负极,由铜箔与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池的上下端之间是电池的电解质,电池由金属外壳密闭封装。
LiFePO4电池在充电时,正极中的锂离子Li+通过聚合物隔膜向负极迁移;在放电过程中,负极中的锂离子Li+通过隔膜向正极迁移。锂离子电池就是因锂离子在充放电时来回迁移而命名的。
LiFePO4电池主要性能
LiFePO4电池的标称电压是3.2 V、终止充电电压是3.6V、终止放电压是2.0V。由于各个生产厂家采用的正、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的质量及工艺不同,其性能上会有些差异。例如同一种型号(同一种封装的标准电池),其电池的容量有较大差别(10%~20%)。
磷酸铁锂电池的特点
1、效率输出:标准放电为2~5C、连续高电流放电可达10C,瞬间脉冲放电(10S)可达20C;
2、温时性能良好:外部温度65℃时内部温度则高达95℃,电池放电结束时温度可达160℃,电池的结构安全、完好;
3、使电池内部或外部受到伤害,电池不燃烧、不爆炸、安全性最好;
4、好的循环寿命,经500次循环,其放电容量仍大于95%;
5、放电到零伏也无损坏;
6、快速充电;
7、成本;
8、环境无污染。
锂铁电池的放电特性及寿命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以下简称锂铁电池)作为铁电池的一种,一直受到业界朋友的广泛关注(也有人说锂铁电池其实就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就铁电池而言,它可以分为高铁电池和锂铁电池,今天我们以型号为STL18650的锂铁电池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锂铁的电池的放电特性及寿命。
STL18650的锂铁电池(容量为1100mAh)在不同的放电率时其放电特性如图2所示。最小的放电率为0.5C,最大的放电率为10C,五种不同的放电率形成一组放电曲线。由图1中可看出,不管哪一种放电率,其放电过程中电压是很平坦的(即放电电压平稳,基本保持不变),只有快到终止放电电压时,曲线才向下弯曲(放电量达到800mAh以后才出现向下弯曲)。在0.5~10C的放电率范围内,输出电压大部分在2.7~3.2V范围内变化。这说明该电池有很好的放电特性。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为研发汽车新能源,进一步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采取着不同措施,一些新能源不断被利用到现代的汽车中,比如天然气,氢能源,电动能源,燃料电池等,而燃料电池就是各个汽车厂家和科研机构着力研究的一个方向。
在目前的燃料电池技术中,有一种新的电池技术-----铁电池技术。
目前国内外研讨的铁电池有高铁电池和锂铁池两种。高铁电池是一种以合成稳定的高铁酸盐(K2FeO4、BaFeO4等)作为高铁电池的正极材料制作的,具有能量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无污染等特点的新型化学电池;另一种是锂铁电池,主要是磷酸铁电池,开路电压在1.78V-1.83V,工作电压在1.2V-1.5V,比其他一次电池高0.2-0.4V,而且放电平稳、无污染、安全、性能优良。
高铁电池技术简介
高铁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时, 该电极反应为三电子反应, 电池的电势以及能量都比传统的锌锰电池高。而且这种材料价格低廉对环境无污染, 因此受到电化学界的广泛注意。
高铁酸盐物质在电池反应中可以得到3 个电子, 所以有相对较高的容量。从表1 可以看出, 高铁酸锂的理论容量高达601Ah/kg。高铁酸钡的理论容量也有313 Ah/kg。而MnO2 的容量为308Ah/kg。
以高铁酸盐为正极材料取代商业锌锰电池中的MnO2 即可组成高铁一次电池。其电池反应为:
MFeO4+3/2Zn→1/2Fe2O3+1/2ZnO+MznO2
在高铁电池中,可作为电池负极的材料也很多,包括锌、铝、铁、镉和镁等。
在碱性溶液中,锌电极反应除了形成锌酸盐外,最终产物主要为固相的氧化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