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新电池充电?锂电池的“激活”问题保护手机有技巧!
1、如何为新电池充电
在使用锂电池中应注意的是,电池放置一段时间后则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容量低于正常值,使用时间亦随之缩短。但锂电池很容易 激活,只要经过3-5次正常的充放电循环就可激活电池,恢复正常容量。由于锂电池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记忆效应 。因此用户手机中的新锂电池在激活过程中,是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和设备的。不仅理论上是如此,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从一开始就采用标准方法充电这种“自然激活”方式是最好的。
对于锂电池的“激活”问题,众多的说法是: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 激活 电池。这种“前三次充电要充12小时以上”的说法,明显是从镍电池(如镍镉和镍氢)延续下来的说法。所以这种说法,可以说一开始就是误传。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我所查阅过的所有严肃的正式技术资料都强调过充和过放电会对锂电池、特别是液体锂离子电池造成巨大的伤害。因而充电最好按照标准时间和标准方法充电,特别是不要进行超过12个小时的超长充电。通常,手机说明书上介绍的充电方法,就是适合该手机的标准充电方法。
此外,锂电池的手机或充电器在电池充满后都会自动停充,并不存在镍电充电器所谓的持续10几小时的“涓流”充电。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锂电池在充满后,放在充电器上也是白充。而我们谁都无法保证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特性永不变化和质量的万无一失,所以你的电池将长期处在危险的边缘徘徊。这也是我们反对长充电的另一个理由。
此外在对某些手机上,充电超过一定的时间后,如果不去取下充电器,这时系统不仅不停止充电,还将开始放电-充电循环。也许这种做法的厂商自有其目的,但显然对电池和手机/充电器的寿命而言是不利的。同时,长充电需要很长的时间,往往需要在夜间进行,而以我国电网的情况看,许多地方夜间的电压都比较高,而且波动较大。前面已经说过,锂电池是很娇贵的,它比镍电在充放电方面耐波动的能力差得多,于是这又带来附加的危险。
此外,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锂电池同样也不适合过放电,过放电对锂电池同样也很不利。这就引出下面的问题。
2、正常使用中应该何时开始充电
经常可以见到这种说法,因为充放电的次数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将手机电池的电尽可能用光再充电。但是我找到一个关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的实验表,关于循环寿命的数据列出如下:
循环寿命 (10%DOD):>1000次
循环寿命 (100%DOD):>200次
其中DOD是放电深度的英文缩写。从表中可见,可充电次数和放电深度有关,10%DOD时的循环寿命要比100%DOD的要长很多。当然如果折合到实际充电的相对总容量:10%*1000=100,100%*200=200,后者的完全充放电还是要比较好一些,但前面网友的那个说法要做一些修正:在正常情况下,你应该有保留地按照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充电,但假如你的电池在你预计第2天不可能坚持整个白天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开始充电,当然你如果愿意背着充电器到办公室又当别论。
而你需要充电以应付预计即将到来的会导致通讯繁忙的重要事件的时候,即使在电池尚有很多余电时,那么你也只管提前充电,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损失“1”次充电循环寿命,也就是“0.x”次而已,而且往往这个x会很小。
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并不是要你走向极端。和长充电一样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就是“尽量把手机电池的电量用完,最好用到自动关机”。这种做法其实只是镍电池上的做法,目的是避免记忆效应发生,不幸的是它也在锂电池上流传之今。曾经有人因为手机电池电量过低的警告出现后,仍然不充电继续使用一直用到自动关机的例子。结果这个例子中的手机在后来的充电及开机中均无反应,不得不送客服检修。这其实就是由于电池因过度放电而导致电压过低,以至于不具备正常的充电和开机条件造成的。
据iSuppli公司,2010年无线充电将获得一块虽小但意义重大的据点,可以让消费者在不必使用专用适配器的情况下给各类消费电子设备充电。
iSuppli公司的数据显示,虽然一些严峻挑战仍在阻碍无线充电器立即得到广泛采用,但无线充电器今年将开始以一定的规模出货,之后随着其市场影响增强,出货量将快速上升。
在产品专用无线充电方面,预计2010年解决方案将增长到360万个,而去年只有20万个。从明年开始,出货量将急剧增长:2011年出货量将达到3100万个,2012年上升到1.018亿个,2013年达到1.742亿个,2014年底增长到2.349亿个。预计无线充电售后市场的增长同样惊人,五年的复合年度增长率高达133.4%,到2014年总体销售收入将增长29亿美元。产品专用解决方案包括充电器以及所谓的“皮肤”,即与特定产品一同销售的接收器,而售后市场解决方案则包括通用充电器和可以与多种消费电子设备配合使用的各类皮肤。
凭借这么强劲的增长,无线充电设备将进入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包括手机、便携媒体播放器、数码相机和移动PC。在这些应用中,手机为无线充电贡献的销售收入将占最大比例,这不仅是因为将有大量手机受益于这种技术,而且因为知名手机品牌厂商将参与进来,从而提供所需要的市场认知度。
参与者、技术和应用
在目前使用的四种无线充电技术中,磁感在价值链中各节点得到了最广泛的采用。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用接收器线圈感应磁场产生的电流给设备充电,该技术得到了半导体供应商、设备制造商、配件生产商以及零售商的广泛支持。最成功的磁感技术支持者是Powermat公司。这家公司总部在美国密西根,2009年成立,2009年拥有无线充电市场62%的份额,这是该产业中的最大份额。
其它无线充电技术包括WildCharge开发的传导技术,目前该技术已授权给宝洁的Duracell;无线电信巨头高通和英特尔支持的近场磁阻技术;远场磁共振,该技术引起安全以及健康方面的担忧,因此目前还没有商业产品出现。
虽然据信多数厂商尚未准备好今年推出商业产品,但几家知名厂商正在研究生产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这些公司包括半导体领域中的德州仪器和ST-Ericsson;设备生产领域中的诺基亚和ResearchInMotionLtd.;外设生产领域中的罗技电子和Case-Mate。
广泛普及仍存在障碍
尽管2010年和未来几年无线充电预计增长,但iSuppli公司认为,厂商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在其产品中完全采用无线充电。尤其是,厂商将需要考虑如何把无线充电集成到印刷电路板设计之中,而且只有无线充电技术得到大量采用才能降低成本。
促使市场接受无线充电的一种方法是,采用通用标准以确保正在开发的各种解决方案能够具有互用性。
目前,所有的商业解决方案都基于自有技术,例如,一家公司生产的皮肤不与另一家公司的充电器垫兼容。
iSuppli公司认为,在无线充电产业建立标准之前,该产业将比较分散,而消费者在选择任何解决方案的时候都会很犹豫,担心其可能受到竞争者的排斥。而一个开放性的标准化体系,将创造更加健康的竞争环境,并促使厂商联手,这将增强消费者对该技术的认识和推动市场采纳这项技术。日前,英国一公司宣布将推出鞋子充电器,靠把走动所产生的热能转换成电能,来为iPhone或iPod充电。不过,用户走上12个小时所产生的电能,只够让iPhone通话1小时。
据介绍,这种长筒鞋的鞋底具有发电功能,能将脚底的热能转换为电流。穿上这充电长靴并用力踏上 12小时,所产生的电力足够讲手机1小时;若是手舞足蹈上下跳动则更好,因为只要脚越热,就能产生更多能量。
如今,这种具有环保概念的充电方式已成为潮流,不久前全球知名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公司才发布了一款定价18美元的单车手机充电器,可以利用脚踏车车轮转动所产生的动能为手机充电;如果以1小时10公里的时速前进,骑车10分钟所产生的电力,就足够手机通话28分钟。
昨日上午11时50分许,天心区扫把塘菜市场附近的一单位宿舍楼突发大火,消防队员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将大火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起火房间内的物品几乎全被化为灰烬,房主收藏的数万元纸币也被烧毁。现场灭火的消防队员和户主均表示,火灾系手机充电器长时间未拔所致。
现场 卧室内物品化为灰烬
中午12时左右,记者接到本报热线96333后赶往事发地。记者看到,并不宽敞的宿舍区门口停着两辆消防车,由于院内通道狭窄,消防队员只能延长水管进入着火大楼。顺着消防水管,记者来到三楼,刚进入起火的房间就被浓烟熏得睁不开眼睛,一阵阵浓烈的烧焦味扑鼻而来,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客厅的天花板已变成乌黑一片,一台液晶电视机已浸泡在水中。
虽然大火已被完全扑灭,但整个屋内的余温还相当高,为防止复燃,消防队员正在认真对冒烟点进行喷水。踏着积水,记者进入位于南侧失火的卧室,房内的床、沙发、凳子等家具用品都已化为了灰烬,整个窗户变成了一个空洞,连卧室内的洗手间大门也被大火完全烧毁。
损失 收藏的数万元纸币被烧
住在该宿舍楼5楼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她在家里突然闻到一股很浓的烧焦味,遂马上跑到窗户边一看究竟,结果发现楼下滚滚浓烟往上蹿。“我打开门就见楼梯间全被浓烟弥漫了,于是赶紧关上门,不敢贸然下楼。”随后,李女士拨打了119。
尽管卧室中浓烟与灼热让人难以忍受,但汗流满面的房主陈先生还是与消防队员一起在灰烬中寻找未被烧毁的物品。突然,陈先生从卧室中捧着一大叠残缺的人民币来到客厅。记者注意到,大部分纸币都是上世纪80年代发行的,其中包括当前难得一见的分币。“你们可能没有见过这种纸币吧?”乐观的陈先生说,“这些纸币面值总额数万元。”可惜的是,绝大部分大面额的纸币已被烧毁。
原因 疑因充电器未拔引发火灾
陈先生介绍,事发时,他正在厨房内做饭,不知为何卧室突然起火了。他发现时就已经无法控制,于是赶紧报警。参与灭火的消防队员和陈先生均推测,大火是由房间内许久未拔的手机充电器引起的。目前,消防部门正在对具体事故原因展开调查。
在该小区中随机采访了数位居民,发现不少人有长时间不拔手机充电器的习惯。“平时我们都习惯晚上睡觉时,将手机充电器插在插座上给手机充电,谁想到竟然会引发火灾啊。”居民刘先生说。长期从事电工作业的王先生称,即使是正规品牌手机厂生产的手机充电器,如果长时间插在插线板上,也会发热,加上现在天气酷热,一旦遇到电路短路,就容易引发火灾。
消防队员提醒,手机充电器充完电后要及时拔掉,而不能长时间插在插线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