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隔膜在锂电池中主要作用是什么?内隔膜生产方法主要有哪些你知道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6 22:16    点击量:

锂电池隔膜技术再获重要进展。据上证报消息,7月9日中国海诚[1.96% 资金 研报]两项隔膜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将有效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能,安泰科技[1.09% 资金 研报]不久前获得锂电池正极材料相关专利。与此同时,红星发展[3.02% 资金 研报]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上述情况显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正在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隔膜和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最核心的构成部件,其专利的密集获批,将助推行业发展。目前国内动力用锂电池隔膜造价,占总成本的20-30%左右,且进口比例逾50%。机构预计,国内相关专利技术的获批,将打开隔膜市场进口替代空间,也为电动汽车发展提供支撑作用。

据了解,隔膜作为锂电池的关键原料之一,对电池安全性能影响重大。隔膜在锂电池中主要作用是防止正负极短路,同时在充放电过程中提供离子运输的电通道。考虑到原料、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等复杂因素,隔膜的生产技术难度较高。目前国内隔膜生产方法主要有干法、湿法两种,干法隔膜更适用于动力电池。另外,为提高安全性,动力电池隔膜主要是往高透气、强耐热、高安全性方向发展,涂布和多层复合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在新能源车等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全球锂电池隔膜市场快速增长。据赛迪顾问统计,2009-2013 年全球锂电池隔膜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26.39%,2013 年全球锂电隔膜市场规模达到8.37 亿平方米。预计到2015 年锂电隔膜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市场规模将达13.08 亿平米。我国隔膜企业超过30家,设计产能超过8亿平米,但2013年产量仅1.8亿平方米,开工率较低,存在大量无效产能。值得一提的是,低端产品过剩,动力电池用等中高端市场严重依赖进口,进口隔膜占比逾50%。

机构预计,在系列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并推动锂电池隔膜需求。同时,相关隔膜专利的获批,也为国内企业获得进口替代空间。

公司方面,佛塑科技[1.47% 资金 研报]为广东省国资控股企业,主营阻隔等新材料业务。公司参股32.13%的金辉高科公司,为国内锂离子电池隔膜龙头企业,2013年产能达1.17亿平方米,产品质量居国际前列。云天化[-0.29% 资金 研报]已投资的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成功打破国内垄断局面,为国内幅宽最大、线速最高、制造柔性最大的生产线。同时,公司二期1500万平米隔膜产能,将于9月份投产。九九久[0.48% 资金 研报]也积极涉足锂电池行业,拥有电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产能700吨,扩建后将上升至2000吨。

佛塑科技:向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转型

研究机构:民生证券日期:2014年4月8日

近期调研了佛塑科技,与公司董秘就经营现状与未来规划进行交流。2013年公司收入有所下滑,未来业绩有待观察。

2013业绩下滑主要受三水聚酯切片停产技改的影响

三水顺通聚酯切片公司停产技改,导致PET切片材料生产、销售及库存量均同比大幅下降。卓越房地产项目二、三期仍未竣工验收,使得商品房、商铺生产、销售及库存量均大幅下降。同时,广东合捷公司调整业务结构,减少毛利率较低的部分客户物流服务业务,物流服务加工量大幅下降。

公司未来定位于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的研发与生产

21世纪,高分子新材料行业朝着高性能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随着高性能薄膜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替代需求的日益旺盛,国内新型材料行业快速发展,前景广阔。公司近期研发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用PVDF膜项目、复合智能节能薄膜项目等标志着公司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端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光学材料收入依托子公司纬达材料的技术革新

纬达公司2013年收入相比于2012年有所增长,但低于前几年仍有较大差距。光学材料主要产品3D眼镜技术壁垒很低,目前市场竞争极大,毛利率很低,公司调整战略转向LCD液晶膜的技术革新。

物流业务依托子公司广东合捷,为公司贡献很大的业绩

广东合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位于广东唯一出海港口南沙保税港区,主要承接Borouge物流业务,2010年至2020年为项目营运期,10年合约期间,Borogue公司将分年定期向合捷支付投资及服务费收入共计8.5亿元。

全资子公司金辉科技锂离子隔膜生产线加投运营,

金辉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主要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目前,金辉公司一期项目实际产能约2000多万平方米;二期项目与三期项目设计产能均为4500万平方米,二期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三期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当中。

目前,几乎没有企业有这个资本实力在市场培育期能赔得起,也没有能一统天下的技术标准,协调对话合作还是必要的。

一是要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发展电动汽车的成本应该由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分担,所以充电设施也应该更多是应该由相对强势的政府、企业分担。消费者如果使用电动汽车在购车成本不高于普通燃油车的前提下,如果仍能节约较大成本,也可以考虑小部分承担。首先,要在电价上,由国家财政补贴或电力企业让利于民,按照年平均行驶里程,明确给予每辆电动汽车一定的平价电量指标,绝不能让梯级电价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拦路虎。

二是要坚持分类施策、多模式推进。目前来看,私家车充电设施较为现实的可能还是换电和家庭停车空间充电桩,公共充电站无论是快充还是慢充为私家车充电可能性不大,只适用于公共交通、市政服务设施车辆以及公务车辆。

三是继续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虽然特斯拉开源被认为是别有用心,毕竟它勇于站出来提出合作对话的议题,比亚迪及海外的日产、宝马,如果有创新合作想法,都可以公开言明,合作谈判是可以想象到就像是朝核“六方会谈”似的,是艰难的长期的,但总比不谈强。合作谈判的核心在共同技术标准的确立和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

众人拾柴火焰高!各利益相关主体首先考虑自身利益无可厚非,但在算小账的同时还要勇于算大账,把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蛋糕做大做优之后,大家都可以多吃一口,而不像现在大家只在自己的地里刨食儿,吃不上蛋糕,只能吃馒头,而且是牌子为“旺仔”的“小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