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怎样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产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8 16:50    点击量:

锂离子电池凭借其自身的综合优势正在走进一个更为庞大的产业群——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为了适应这个庞大的产业群,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新型溶剂、离子液体、添加剂、新型锂盐等方面,与新型正、负极材料相匹配,从而使锂离子电池更安全,具有更高的功率、更大的容量,最终安全方便地应用于电动车、储能、航天以及更广泛的领域。

为了满足锂离子电池产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开发出高安全性、高环境适应性的动力电池电解液材料。主要应从电解液的溶剂、溶质和添加剂的选择上进行考量:

(1)尽量选择工作温度范围宽的溶剂,溶剂的熔点最好能在-40℃以下,沸点最好在150℃以上或更高,电化学窗口宽的溶剂能更好地防止在荷电状态下的电解液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可以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比如可以考虑使用离子液体、新型溶剂、多组分溶剂等,从而解决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

(2)选择合适的溶质,提高电池的环境适应性。目前通常所用的LiPF6(锂六氟磷酸盐)分解温度低,从60℃开始就有少量分解,在较高温度或恶劣的环境下,分解的比例大大增加,产生HF(氢氟酸)等游离酸,从而使电解液酸化,最终导致电极材料的损坏以及电池性能的急剧恶化。

(3)可以考虑添加适量的阻燃添加剂、氧化还原穿梭添加剂、保护正负极成膜添加剂等。采用阻燃添加剂可以确保电池内部热失控时,电解液不会燃烧起火,使电池安全性得以保证。采用氧化还原穿梭添加剂的作用是,防止当电池尤其是动力电池组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的状况,单体电池会经常性过充或过放,从而导致电池性能的迅速恶化,进而影响整组电池的性能和使用,甚至带来安全隐患的发生。采用正负极成膜添加剂的作用是可以有效地保护正负极材料在充电状态下与电解液的接触反应,通过成膜的形式,将高度活性的正负极与电解液隔离开来,从而防止电解液在电极表面的反应。

四、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业发展平稳,市场主要集中于日本宇部公司和ECOPRO(韩国第一毛织城)公司,两家公司大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排在其后的企业依次为:三菱化学、富山化学、三井化学、岸田化学、张家港国泰荣华及其他企业。

 

 

2008年预计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需求上升38%,全年达到14225吨,预计09年电解液需求增加35%。

五、国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发展现状

国产电解液是从2002年进入市场逐步取代进口产品的,通过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国内电池生产商电解液配套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只有少部分使用进口电解液。

国内生产电解液的主要单位有江苏国泰(002091)旗下国泰荣华、天津金牛、东莞杉杉、汕头金光、珠海赛纬电子、广州天赐、北京创亚化工公司等10余家。年生产能力都在千吨级以上,涉及高、中、低端各个市场,可满足我国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需要,并有部分出口。

1、混合动力汽车市场

混合动力汽车(HEV)是未来数年内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预计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将达到78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产量将达到210万辆,占比达到2.66%,每辆汽车用动力电池按5万元计算,整个汽车用动力电池市场产值将达到1050亿元。目前大多数汽车厂商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85%以镍氢电池作为汽车的储能装置。但各大厂商纷纷在新推出的车型上使用锂电池作为车载储能装置。锂电池取代当前镍氢电池的速度很可能会快于市场的预期。(以福田汽车为例,在新接的800辆混合动力汽车上,决定全部使用锂电池)在锂电池作为汽车动力蓄电池产业化初期,以20%的产品渗透率计算,市场规模达到210亿元。对应电解液市场规模为25.2亿元,今后混合动力汽车大规模商用后电解液需求量有望爆发式增长。

2、电动自行车市场

2008年,全球电动自行车产量超过2250万辆,其中95%为中国生产。在目前电动自行车使用的电池中,84%为铅酸电池,只有14%采用锂电池。根据测算,2010年全球的电动自行车产量将接近3082万辆,电池产值达到616.4亿元,若锂电池的渗透率达到10%,则市场规模将达到61.64亿元,对应电解液市场规模为7.40亿元。

3、电动代步车及电动轮椅车市场

电动代步车包括高尔夫球车、电动轮椅等,2007年,全球电动代步车销售接近100万辆,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将达到120万辆。目前该市场以铅酸电池为主,但也将朝锂离子电池方向发展。预计至2010年,全球电动代步车的需求将超过120万辆,电池产值将接近33亿元,若锂电池的渗透率达到10%,则市场规模将达到29.75亿元,对应电解液市场规模为1.2亿元。

4、电动工具市场

电动工具是锂电池一个具有大规模运用前景的市场。目前,电动工具以镍镉电池为主,搭配锂电池的电动工具可以轻易突破过去18V的电压设计限制,并成为电动工具产业先的产品趋势。2005年,E-ONE Moli与Miwaukee合作推出的V28使用锂锰正极材料的26650电池在电动工具业届造成震撼,正式宣告电动工具锂电时代的到来。2007年,全球最大的电动工具厂商B&D推出全球第一款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工具(DCX6401 Combo Kit),这款产品在上市后第2个季度,便因其1小时高速充电、功率强大、高安全性和2000次以上的电池循环寿命等优点,创下2000万美元的销售成绩,打破了B&G创立以来的所有记录。在国际大厂商的推动下,锂电池的渗透率将不断上升。目前全球电动工具的需求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电动工具中锂电池的比例不到10%,85%为镍镉电池。由于镍镉电池的污染性问题,欧美国家已经逐渐立法限制其适用范围。根据测算,2010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将达到1.82亿台,电池需求达到7.3亿颗,电池产值将达到330亿元,若锂电池的渗透率达到10%,则市场规模达到33亿元,对应电解液市场规模3.96亿元,往后每年会有稳定增长。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