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燃料电池尽管无法像锂离子电池那样储存能量,但除此之外却有许多的优点你知道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8 17:55    点击量: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更强大的移动设备不但给电网带来了很大负担,而其本身对电网的依赖也妨碍了自身灵活性的发挥。业界普遍认为,燃料电池可以将手机这样的小型移动工具从电源插座上解放出来。现在,位于硅谷的一家小公司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使这个愿望可以实现了。

燃料电池尽管无法像锂离子电池那样储存能量,但除此之外却有许多的优点——它可以在没有电源插座的情况下为移动设备迅速补充能量,而且其生产制造也更加容易、便宜。此外,由于燃料电池是用甲醇或氢填充的,所以也更加环保。

燃料电池是通过氢或甲烷与氧气的混合物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在受控范围内进行的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可以作为电能使用。目前,除了东芝、三星等大型电子生厂商,德国的弗劳恩霍夫协会也正在进行这项新能源利用的研究工作。然而目前看来,经过了无数次尝试的研究人员对研究项目所投入的极大热情,在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处却遇冷了。

理念虽好,但难以落实

对于燃料电池的研究在几年前似乎就已经曙光初现。早在2007年,三星就已经推出了一款用甲基燃料电池的笔记本样机。据称,这款笔记本可以在不用电源的情况下运行一个月的时间——即使在今天,这听上去依然令人惊奇。然而,这一解决方案一直没有成熟,所以也就一直没有真正推出市场。而这项研究目前进展如何,该公司并没有向外界透露。

由于燃料电池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困难和技术问题,因而迟迟未能上市。 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伍尔夫•格罗斯说:“目前,电子制造商对宣布自己的研发成果一事变得更加谨慎。”正如我们经常说的,人类总会产生一些无法满足的期望。但由于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相比的种种优势的存在,业界人士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期望。

缺点:发热、笨重

目前的燃料电池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发热。还有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小型化。格罗斯说:“如何将燃料电池安装到电子设备里依然是个难题,因为这些电池对于越来越小的设备来说实在太大了。”

东芝公司在几年前也推出过一款燃料电池。然而这款燃料电池却跟笔记本电脑本身的大小差不多。德国《计算机技术》杂志专业编辑约尔格•维特根预计,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突破性的技术。“应该至少还有五年时间才会出现比较成熟的产品。”

维特根认为,目前最轻薄的笔记本电脑——如苹果的Macbook Air——中使用的锂聚合电池有着更大的市场机会。这些电池尽管制作成本比较高,但他们的可塑性比传统电池更大,可以加工成不同的形状,更易于安装到各种不同的设备中。

在集成替代解决方案上,电子产品制造商正努力在实验室继续研究在外部充电站使用的燃料电池。东芝大约在一年前也推出了一款甲醇燃料电池样品。这款电池可以通过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USB接口充电。试售阶段,东芝共将约三千块甲醇燃料电池投入了市场。但自那以后又变得悄无声息了。

只要燃料电池还不能集成到各种设备中,它的优势就受到极大地限制。专家认为,使用外接电池的电子设备只有一个很小的市场。北极探险队可能对使用外接电池的外部解决方案比较有兴趣,因为他们可能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里都找不到一个电源插座。

2010年11月中旬,来自美国加州的一家小公司Lilliputian Systems公布的消息引起了业界不小的轰动:该公司称,将在不久的将来发布其燃料电池产品。并称针对消费类电子产品研发出了划时代的环保充电器——一种利用丁烷作为燃料(与之前各公司研发的用甲醇作原料不同)、可以用USB接口给移动设备充电的便携式燃料电池。

这种环保型燃料电池的能源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五至十倍甚至更大。目前Lilliputian Systems的设计样品既可以用作外部充电器又可以集成到各种设备中——如笔记本电脑。据悉,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对此也表示出了兴趣。目前,英特尔已经成为了这家小公司的股东,并为其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燃料电池是一种纯正的绿色清洁能源,可减轻使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减缓火力发电带给全球环境污染的问题,符合当前低碳经济的需要。燃料电池被认为是继水力、火力、核能之后新一代能源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用途广泛,既可应用于军事、空间、发电厂领域,也可应用于机动车、移动设备、居民家庭等领域。早期燃料电池发展焦点集中在军事空间等专业应用以及千瓦级以上分散式发电上。近来,电动车领域成为燃料电池应用的主要方向,市场已有多种采用燃料电池发电的自动车出现。另外,透过小型化的技术将燃料电池运用于一般消费型电子产品也是应用发展方向之一,在技术的进步下,未来小型化的燃料电池将可用以取代现有的锂电池或镍氢电池等高价值产品,作为用于笔记本电脑、无线电电话、录像机、照相机等携带型电子产品的电源。 

近20多年来,燃料电池经历了碱性、磷酸、熔融碳酸盐和固体氧化物等几种类型的发展阶段,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在所有燃料电池中,碱性燃料电池(AFC)发展速度最快,主要为空间任务,包括航天飞机提供动力和饮用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已广泛作为交通动力和小型电源装置来应用;磷酸燃料电池(PAFC)作为中型电源应用进入了商业化阶段,是民用燃料电池的首选;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MCFC)也已完成工业试验阶段;起步较晚的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发电领域最有应用前景的燃料电池,是未来大规模清洁发电站的优选对象。 

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内燃料电池应用市场重点在运输工具领域,占到整个应用领域的74%,而便携式电源占16%,发电系统电源占10%左右。与此相对应的是,为了适用于车用燃料电池市场,国内燃料电池研究投入最大的领域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其投入占燃料电池投入的五成以上。同时,制约燃料电池另外两大瓶颈,燃料储存和燃料基础设施的研究投入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分别占投入的15%和8%。 

目前,燃料电池行业重在研发而非产业化,国内有60多家机构在从事燃料电池的研究,这些机构中的大多数为研究所,研究的重点多是PEMFC技术。国内实现产业化生产的燃料电池企业很少,规模较大的主要有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等,它们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包括此类燃料电池的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和相关的实验设备等。所生产出的燃料电池往往出售给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如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燃料电池主要通过政府、大型国企采购,以公交车和政府用车为市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