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续航时间变短,不是电池本身的问题?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8 22:06    点击量:

现在笔记本电脑特别普遍,不管是在户外还是在室内都要用到,尤其是在户外,笔记本全靠电池供电。时间一长我们就会发现电池的续航时间没有刚开始那么长了,以前可以使用3个小时,现在只能续航2个半小时了。这是怎么回事?

续航时间变短,不是电池本身的问题

对于使用时间在1年以内的电池,续航时间变短,往往不是因为电池正常老化,而是因为电池在多次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笔记本BIOS系统对电池电量产生了误判。本来电池还有一定电量,但BIOS却错误地认为电量已耗尽,让本本强行关机。如果出现了这种电池续航时间缩水的情况,首先不要忙着下结论是电池质量问题,而可以通过“电池校正”这种简单易行的办法来让剩余的电量充分发挥出来。

如何进行“电池校正”

电池校正的方法不止一种,通常有三种方式:使用BIOS中的电池校正程序、人工方式电池校正以及使用第三方电池校正软件。这里主要说说前面两种校正方式。

小贴士:不建议使用第三方的电池校正软件。至于原因,首先需要安装第三方软件,没有前两种方法简便;其次,其实背后的校正原理是类似的,第三方软件并没有太多独到的地方,而且还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所以在通过前面两种方法可以完成电池校正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第三方软件。

标准校正法:用本本BIOS中的电池校正功能

很多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在其BIOS里面都集成了电池校正的程序,一般英文的说法叫做“Battery Calibration”,即“电池电量校对”。直接进入本本BIOS就能完成电池校正的操作,这里以华硕笔记本为例,简单说说如何操作,其他本本的操作方式类似。

step 1: 开机,出现开机画面后按【F2】进入BIOS菜单;通过左右方向键,选择进入Power菜单。

step 2 :进入Power菜单,就能看到“Start Battery Calibration”选项(图1),选中它并按回车键执行。

 

●图1 选择“电池校正”程序

step 3 :这时屏幕会变成蓝色,并有英文提示,要求把笔记本的电源适配器插上给电池充电。等电池电量充满后,屏幕又提示用户断开电源适配器(图2)。之后笔记本开始持续对电池放电,直到电池电量耗完
 

●图2 根据屏幕提示进行操作

step 4 :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等电池耗尽自动关机后,然后接上电源适配器给电池充电,但不要开机。等充电完毕(充电指示灯熄灭)后,电池校正的过程才算完成。

编辑点评:这个操作是比较官方的电池校正办法,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5个小时,比较耗时。如果你发现你的本本电池没用多长时间,比如几个月,续航时间不如当初,而且本本BIOS带有这个功能的话,建议实施一下。

山寨校正法:让本本开机自然放电

有些笔记本,在BIOS里怎么找也找不到电池校正的选项。难道这样的笔记本就没法进行电池校正吗?其实不然,我们可以通过“山寨版”的电池校正法对其进行操作。之所以叫做“山寨”,因为这不是官方公布的方法,而是通过我们手动的一些设置,让本本在正常工作中放电直到自动关机。

小贴士: “山寨版”电池校正的原理

表面上看,电池校正的过程是对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不过它的目的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激活电池,因为现在的本本电池都是锂电池,不存在激活的问题。而充放电的真正目的是让电脑重新认识电池的容量。所以,要尽量把电放干净,让本本工作在较小功率下,这样校正的效果才好。

下面介绍一下手动电池校正的必要操作步骤。

step 1 :本本在操作系统(以Windows XP为例)中,进入“电源选项”。把“电源使用方案”选择为“一直开着”,并把“关闭监视器”、“关闭硬盘”设置为最短的时间,而系统待机要设为“从不”(图3)。
 

●图3 设置电源选项

step 2: 在“电源选项”的“警报”中,取消所有警报选项(图4),目的是让电池完全耗尽直到关机。
 

●图4 取消电量警报功能

step 3 :设置完毕之后,关闭所有的应用程序,关闭WIFI,拔掉电源适配器,用电池供电。不要做任何操作,直至把电池耗尽后自动关机。这个过程估计比较长,可能要好几个小时。放电完毕后,连上电源适配器,把电池充满,则完成了一次电池校正。

编辑点评:校正之后,试试电池的续航时间是否有所增加,如果不明显,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再进行一次,但不建议经常进行。如果电池已经有较长的使用时间了,且做了电池校正后,效果不明显的,则可能是电池本身的寿命自然老化。另外,如果笔记本电池的续航正常的话,我们不建议进行电池校正的操作。前一阵子,有专家在贵报撰文称,锂离子电池现已是落后产品,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在积极研发第二代锂电池,即锂聚合物电池。中国应该积极开发锂聚合物电池和技术,它是比锂离子电池更为先进的产品,未来将取代锂离子电池。

对于这位专家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无论从国外经验还是国内研发、生产趋势看,锂离子电池都处于上升阶段。而且,锂聚合物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各有优劣,从目前看并不存在谁代替谁的说法。

锂电池发明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发明者是美国化学家斯坦利·韦廷汉姆。锂电池的特点是能够利用锂金属结构密集的元素,在电极上以锂离子的形式储存较多的电荷。锂离子具有输送电子的特征,能实现电荷的迁移。在适宜电解液工作的温度工况之下,具有较高的化学电位,可以储存一定的电能。放电时锂离子在负极释放掉电子,这些电子随后形成电流流出。锂电池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微型化、商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以目前的技术水平看,它要为汽车电动化作贡献还需要人们再努力一把。短路、热失效等都是发展中的锂电池所要面临的问题。现在,人们正运用提纯、掺杂、交叉、置换等方法来提升锂电池的实用性,以期使它的容量越来越大。

锂电池的概念较多,有的是学术名,有的是商品名,有的是习惯用名。锂电池由正负极、电解质、隔膜、单体电池外包装壳体等几部分组成。其基本要素构成没有变,但正负极之合成材料、制造工艺,电解质构成、包装材料等方面的变化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正是由于其正负极、电解质花样繁多,才致使概念不清。

凡是用锂金属及合金制成电极的锂电池,若以电荷储存和迁移之特性而论,都是由锂离子的运动而存放电,因此都可称为锂离子电池。这是锂可用于二次可逆电池的基本原理,也是锂电池电性能的物理特征。若以电解质分类则分为液体、胶体离子型和固体聚合物、凝胶等若干种,含离子特征的电解液是锂电池的化学特征,与锂离子电池称谓中的“离子”有混淆但不是一回事。锂电池充放电形成电荷迁移输送电子都得由锂离子来运动和实现。而电解质含与不含离子,与区分锂离子电池品种称谓无关。

第一代锂电池用的是液体电解质(简称LIB),这类锂电池根据电解质不同分为两类:有机液体电解质和胶体高分子电解质。前者用金属壳体包装,后者既可用金属壳体也可用软膜包装。用液体电解质组装的锂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中易生长锂晶枝,刺破隔膜而渗漏电解液,引发正负极短路,安全性较差。所以,研发者以聚合物电解质应对之,是锂电池发展的一个进步。但是,这只是安全性的一部分,电池安全性涉及问题很多。

聚合物电解质既导电又安全,且外形随用途而随意设计,包装较为方便。固体电解质分为聚合物和凝胶两类,而具体品种有数十种,且仍不断有新品种产生。固体电解质SPE是将电解质溶盐溶解在聚合物中而制成。一般聚合物如聚乙烯中没有离子导电性,故正负电极短路是不会发生的。

液体电解质锂电池经美国人发明、日本索尼公司开发,已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工具等方面,现已开始用于混合动力汽车上,属锂电池之第一代。液体电解质的锂电池工作温度在-20℃~60℃之间,尚可适应汽车的要求。固体电解质锂电池(即锂聚合物电池)是正在开发的技术,属第二代。其实用性如何尚不得而知。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第二代产品未必比第一代更先进,因为在固体电解质锂电池出来之后,液体电解质锂电池技术又有了很大突破。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