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电池为何会漏液?电池漏液的现象如何处理最安全?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09 20:25    点击量:

现象:安全阀周围有电解液溢出,电池槽盖间有电解液溢出,壳体四周或底部有电解液溢出,接线端子周围出现爬酸。
原因:外力损伤;碰撞、安装不规范造成密封结构破坏;制造原因:焊接缺陷、封合胶量不足造成密封性能不好;电池经历了超出该电池正常允许的大电流放电,极柱的高温导致了与密封胶结合的破坏;电池壳体存在注塑缺陷等。
措施:一般情况下,若极柱、槽盖间和壳体发生漏液,因阀控式电池不允许电池的内外联通,外部的空气自由进入电池内后会迅速导致负板的氧化失效,而且漏液后有对系统造成短路的可能性,必须更换新品。

a) 密封胶老化导致密封处有裂纹;
b) 电池严重过充电,不同型号电池混用,电池气体复合效率差;
c) 灌酸时酸液溅出,造成假漏液。d)通常是输出电流过大、连续放电时间太长,电池温度升高所致。也有电池小电流使用时间长了,也可能会漏液。
e)干电池中没有酸,一般电池是氯化锌、氯化铵液体。碱性电池是氢氧化钾液体。
解决方法:a) 对可能是假漏液电池进行擦拭,留待后期观察;
b) 更换漏液电池。 追问: d)是为什麼你知道吗?....求纤细一点的解释,拜托了~ 回答: 普通干电池大都是锰锌电池,中间是正极碳棒,外包石墨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再外是一层纤维网。网上涂有很厚的电解质糊,其构成是氯化氨溶液和淀粉。这种电解质糊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解质反应释放出氢气,使得电解质糊越来越稀,时间长了就会变成液体。加上如果外层的锌片出现一点破损的话,这个液体就会渗漏出来。 追问: 恩恩,再跟我说多一点点,基本可以确定,你是我见过答得最好的了~有没身解决方法,估计我的电池是因为d造成的~ 回答: 正极材料:MnO2、石墨棒负极材料:锌片 电解质:NH4Cl、ZnCl2及淀粉糊状物正极:2MnO2+2NH4++2e=Mn2O3+2NH3+H2O 总反应:Zn+2MnO2+2NH4+= Zn2++Mn2O3+2NH3+H2O 因产生的NH3气被石墨吸附,引起电动势下降较快。 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使用充电电池或者是使用碱性电池。1、充电电池好处很多,节能环保。2、碱性电池是锌锰电池系列中性能最优的品种。适用于需放电量大及长时间使用。电池内阻较低,因此产生之电流较一般锰电池为大,而环保型含汞量只有0.025%,无须回收

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压是最近几年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新思路。高电压材料包括类尖晶石晶体结构和类橄榄石晶体结构两种正极材料。LiMPO4(M=Co,Ni)就是一种典型的高电压类橄榄石晶体结构材料。其中,LiCoPO4具有4.8V的放电电势,LiNiPO4具有5.2V的放电电势,且理论容量都接近170 mAh/g。

 

  5.2V是目前最高的充放电电压,因为尚未开发出能够与之匹配的电解液,故尚未有关于LiNiPO4正极材料锂电池性能的报道,关于LiCoPO4材料的报道多些,但在现有电解液体系下得出的LiCoPO4材料循环充放电性能很差。

 

  类橄榄石晶体结构在高电压条件下表现出的副作用有三:1、正极材料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形成固液界面层;2、电解液会部分溶解Co离子,大大恶化锂电池循环充放电性能;3、电导性能差,电导率低。因此,采用高电压类橄榄石晶体结构必须施以必要的手段以提高其性能,这些手段有三种。

 

  1、纳米化。活性物质采用纳米级的小颗粒要比微米级大颗粒具有更短的锂离子和电子传输扩散路径。

 

  2、掺杂。与类尖晶石晶体结构既可掺杂阳离子也可掺杂阴离子不同,类橄榄石晶体结构只掺杂阳离子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导率。

 

  3、涂层。非晶碳涂层能形成相互连接的电子高速传输通道,从而提高性能,特别是提高首次放电容量以及充放电循环性能。

 

  总体来说,类橄榄石晶体结构的LiMPO4(M=Co,Ni)比类尖晶石晶体结构具有更多的理论容量,但由于电导率低,循环性能差,这使得该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研发没有类尖晶石晶体结构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成果多,而进入实业化阶段则需要有更先进的性能改进技术,这主要指的是电动车用动力锂电池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组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若能取得隔膜材料的市场优势地位,也就能撬取锂电池市场中较大的利润份额。日本三菱树脂株式会社是全球锂电池隔膜用树脂——PP(聚丙烯)和PE(聚乙烯)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去年,公司发布了一款基于PP干法制造的耐热型隔膜产品。

 

  通俗地说,隔膜就是一层多孔的塑料薄膜,基本材料包括PP、PE等树脂材料和添加剂,在锂电池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当锂离子在电池正负极间穿梭时,使正负极保持绝缘状态,以免造成短路。因此,隔膜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就是耐热性能,表示耐热性的参数是熔点。目前,全球制造隔膜的厂家以湿法为主,熔点最高纪录是日本东燃化学推出的熔点为170℃的湿法PE锂电池隔膜。

 

  这里介绍一下隔膜的湿法与干法制造:这是两种隔膜制造方法。

 

  湿法就是使用溶剂和可塑剂拉伸隔膜,然后通过溶剂蒸发形成隔膜微孔(以便锂离子通过)的做法,因为工艺过程中有溶剂蒸发,故称之为湿法。而干法则是只拉伸结晶好的薄膜形成隔膜微孔,因为结晶过的薄膜是一种干燥物品,故称之为干法。虽然目前隔膜制造以湿法为主,但三菱树脂却孜孜以求地开发工序更少,成本更低的干法隔膜,并在去年公布了用干法抽取的熔点高达220℃的隔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