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未来的改进形式有哪些?下一代手机电池技术揭秘
锂电池是使用锂金属或离合金为负极材料、非水电解质溶液电池,相对此前的镍氢电池拥有更大容量、更好稳定性及反复可充放特性,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颇为成熟,几乎目前所有的消费级锂电池都由阳极石墨制成。至于缺点,通过经常起火、爆炸的新闻报道,我们也已经了解,锂电池在发生短路、过热情况下,非常容易失控爆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倡导用户使用原装电池、充电器、数据线,防止锂电池短路。
未来的改进形式
锂电池的改进形式是多样化的,但方向基本上确立在更好的安全性、充电速度、灵活形态及性能等方面,下面来看看几种有望获得突破进展的新技术。
1.不易燃的组件
首先,锂电池的安全性是人们最想解决的问题,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名为PFPE的有机溶剂更加稳定,能够减少结晶对电极的影响,提升安全性并延长电池寿命。虽然这种技术仍需要一些时间来测试,但预计很快不易燃的锂电池就会上市。
2.更快的充电速度
Nangyang科技大学的研发小组已经开发出一种新型锂电池,思路与其他技术不太一样,并非提升容量,而是充电时间。在短短两分钟内,可以迅速充满70%的电量,并且充电次数超过10000次。这种技术使用了二氧化钛元素而非石墨作为阳极材质,同时高通公司也通过更好的控制芯片来实现更稳定的充电效果。这种技术的特点是成本低廉,十分适合移动产品及电子汽车行业。
3.锂阳极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近日发表了一篇论文,发现超薄碳团簇可以允许锂金属作为阳极,电量提升是目前石墨阳极的10倍。不过,目前其效率仅能达到96%,进入大众电子消费市场尚需时日。
4.柔性锂电池
我们都十分期待完全柔性的电子设备出现,但即便柔性屏幕已经获得了不小的进展,但电池仍是一个问题。LG最近展示了一款可完全卷曲的OLED屏幕,屏幕、电路及电池也是可弯曲的,这是我们看到最接近科幻电影中的柔性电子设备。
另外,一家中国台湾公司也在近日宣布开始生产柔性陶瓷聚合锂电池,拥有极为安全的特性。虽然电池容量可能不太理想,但非常适合可穿戴设备,有望在今年于市场中推出。
5.锂硫及锂空气电池
另外两个极具前途的新类型锂电池,则是锂硫及锂空气电池。前者的特性是不需要高挥发性溶剂,大大减少了起火隐患,即便是遭受较大冲击;后者从理论上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适合电力汽车等产品,但面临的挑战是需要新型的电极及电解质。从目前来看,锂硫电池具有大容量、低成本、高安全性的优势,极有可能率先成为主流。
6.超级电容
超级电容是一种不同于传统锂结构的电池技术,能够实现大容量以及超高速的充电形式,但主要障碍是电容通常无法储存能量。我国清华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都在研发不同储存材质的超级电容电池,包括碳纳米流体、石墨烯等等,不过这些技术还存在笨重、高能量聚集稳定性等隐患,短期很难在消费市场中普及。
7.镁电池
镁也是一个有望被应用在电池领域的金属元素,镁离子能够携带两倍于锂离子的能量,同时拥有更短的充电时间和稳定的性能。镁电池在几年前已经完成了商业化应用,所以相对其他新型电池材质来说,有望更快出现在消费领域。
总结
以上新型电池技术都尚处研发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基于锂电池的改进技术更有望率先登陆市场,我们有望在几年内使用到充电速度更快、更加耐用和安全的锂电池。而超级电容、镁电池等完全不同的电池类型,则尚需时日完善,一旦成功,电子设备的下一次革命便会到来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爆发,加上进入移动电源市场的门槛相应较低,因此预期移动电源未来的市场状况非常看好,移动电源行业蓬勃兴起,就随即进入了其他行业要几年才进入的激烈竞争时期。目前的形势是行业内如火如荼,终端消费者需求较大。可以说,移动电源市场还有比较的空间,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到人手一台的程度。而从企业角度来说,这反而是一个利好信息,说明市场并没有饱和,依然大有可为。预估,2014年智能手机的渗透率有望达到65%左右,国内用户规模将达到近5亿,预计对移动电源的需求量将随之继续大幅增长。移动电源行业挑战
随着各种大大小小生产厂家的涌入,加上行业自律与国家标准规范的缺位,造成目前移动电源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对移动电源整体的信任不足,给移动电源行业的良性发展带来了阴影。同时,移动电源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硬伤”。
第一,移动电源本身不具备成为独立产品的基因。如今的电子消费品,产品界线越来越模糊,产品都表现了超强的兼容性和黏附力,同一种产品具有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例如电视、手机、音响莫不是如此,未来数码相机、收音机这些产品会不会存在,存在着很大的未知数。旧的产品如果跟不上时代就会被淘汰,新的产品如果不升级换代就会被取代,这就是产品的规律。移动电源功能单一,并不具备成为独立产品的基因。移动电源并不能去兼容别的产品,反而因为其功能单一,而成为被别的产品兼容的对象。
第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取代移动电源成为可能。媒体已有报道过各种新技术充电的情况,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得移动电源面临着长久发展的挑战。详情看参考笔者的《新技术带来的威胁!移动电源必须升级换代》一文。
第三,智能移动设备在弥补供电能力不足的硬伤。现在的数码智能移动设备一大硬伤就是供电能力不足,用不了多久。移动电源才会因此而产生。但每一家智能手机厂商都在想方设法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应该看到,智能手机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是很大的。而且,破解供电能力不足这个硬伤不是没有可能的。相反,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智能设备的续航能力一定可以提上去,跟普通手机一样。
第四,移动电源如果只比拼容量将遭遇进化瓶颈。或许在未来,移动电源的容量也会跟硬盘的容量一样,越来越大。应该说这也是趋势。但移动电源的性质不同于硬盘,硬盘是必须品,但移动电源却未必。移动电源更多的是作为“备胎“而存在的。移动电源增加了容量,必然导致价格上升,价格上升了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再说,人在户外的时间并不多很长,很多情况下移动电源只是临时使用而已。如果不比拼容量,那它的出路在哪里呢?
而对于厂商来说,行业猫腻也使得企业陷入恶性竞争的境地。大量低价劣质的产品充斥市场,导致产品质量好的产品反而难于销售,逼迫厂商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做出选择。移动电源市场净化已经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