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隔膜技术是推进锂电池市场发展的必要步骤,隔膜技术这个难题如何解决?
得益于政策优势,锂电池和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激增,产能和销量有大幅度提升。2013年我国本土锂电池产值为328亿元,预计2014年将达到395亿元,全年产量有望突破54亿只。数据分析预计,2014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将增长67%,约40.3万辆。我国政府也将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启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锂电池技术是发展电动汽车的基础。为适应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助推动力锂电池市场启动,锂电池行业纷纷推行技术变革,大力研发隔膜技术、电池容量技术。
电池的关键组建隔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附加值材料,隔膜的性能对电池的综合性能起到决定作用,隔膜技术的突破是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但是目前我国隔膜企业的市场占比仅为6%,因此研发和突破隔膜技术是推进锂电池市场发展的必要步骤。
容量的突破是能量技术发展的最大难题,电池容量难题的突破会让电动汽车市场在庞大的传统汽车市场中更富竞争力。感应充电、锂空气电池等技术的研发问世,为动力锂电池市场和电动汽车市场增添比较优势。
产业的发展,政策只是起推动作用,市场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政府补贴政策推动下,锂电池技术、电动汽车行业不断进行技术变革和创新研发,开拓市场,才是产业生存发展的长久之计
IT锂电池:聚合物是方向
IT 电池主要是三类,圆形电池(45%),方形电池(37%),聚合物电池(18%),其中聚合物和方形的发展势头比较好。聚合物电池价格最贵,但却最轻薄且有40%的储能优势。当前苹果全线产品均是用聚合物锂电池,未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Ultrabook 的轻薄化趋势是聚合物电池成长的重要驱动力,另外,聚合物定制化强,包装、容量和形状均可以按照客户需要定制,其供应商还包括ATL, 力神,LG CHEM 和SONY。
EV电动车电池:刚刚起步
公司刚和BMW 在法兰克福展示了i3 车型,当前仅6 个亿RMB 收入,预期在13 年能够达到40~50 亿,而到2015 年整个市场能够达到1000 亿规模。i3 电池1KW 价格在800 美金,纯电动车整车一半都将是电池价格,量产后有望降一半,行业长期看营业利润率能够达到10%。
ESS储能电池:具有爆发力
ESS 主要用于太阳能和风能,当前日本家庭需求增长比较快,SDI 已经和日本相关公司签了合同,约3 年60 亿RMB。当前1KW 的价格要大于800 美金,10KW 约为4~5 个家庭的用电量。另外,日本正在计划推出家用补贴计划,如果能到1KW 300 美金家庭就能支付了,而市场有望扩大3~4 倍,预计12 年ESS 会成长非常快。
PV太阳能:处于研发阶段
SDI 初期主做晶硅电池研发,但未来重心会在薄膜电池上,例如新一代铜铟镓硒(CIJS)薄膜电池,为12~13 年业务储备。
投资启示
我们重点关注IT 电池,聚合物锂电池将是这个领域未来发展势头最好的方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Ultrabook 将是未来的重要驱动力。电芯的主流市场仍将是日韩厂商的天下,但对于组装来说,大陆厂商是有机会的,例如,聚合物锂电池组装当前都是由终端客户指定厂商来做,拥有良好大客户关系、成本优势和优秀电源管理模块制造能力的厂商有望获得成长机会,但这个行业是否有足够的壁垒,能保证量增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挤压出现价跌是需要考虑的风险问题。
据Battery.com.cn消息,锂电池在现代节能环保产业中应用广泛,如电动汽车的锂电池储能装置。正是由于广阔的市场前景,从业公司逐渐增多。我国锂电池市场虽说繁荣,但电池隔膜技术的不足,严重影响本土产业壮大,核心技术待突破。
锂电池有四大关键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和隔膜,前三类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而隔膜的国产化进程刚刚开始,此类产品约占锂电池制造成本的1%-20%。
目前,中国国内掀起了一波电池隔膜投资的热潮。从已投产和拟在建项目来看,隔膜项目所用的技术路线包括干法、湿法和电纺工艺,产品类型包括单层聚乙烯(PE),单层聚丙烯(PP),以及聚酰胺(PI)薄膜等。但令人忧虑的是,2011年底,中国国内已投产企业宣布隔膜的产能为3.6亿平方/年,但业内估计产量仅为4000万平方米,仅占当年宣布产能的11%。纵使2015年国内隔膜总产能达到12亿平方米,但实际产量或只有15%-20%之间,即为1.8亿-2.4亿平方米/年。
与此同时,由于隔膜的技术含量高并且主要技术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国产隔膜在产品质量上与国外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他表示,目前,由于各锂电池企业成本的压力,以及随着国产隔膜质量的不断提高,几乎所有的锂电池企业都在试着导入国产隔膜,但一些质量要求非常高的电池以及关系到企业最核心利益的电池,大部分用的还是进口隔膜,高端隔膜市场大部分被国外隔膜巨头垄断。
据悉,我国目前进口隔膜在1.2亿平方米左右,所占比例已经有前几年的75%下降为50%左右,但进口隔膜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国产隔膜,国产隔膜的市场规模大约为8亿元左右,并且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面对国产隔膜市场的不利现状,政策对电池隔膜行业的倾斜力度也不断加大。国家工信部出台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和《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均将锂电池隔膜作为重点支持发展的新兴产业给予支持,同时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力推动,使得相关的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获得发展机遇;10月31日,财政部公示了2013年拟支持的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名单,其中涉及电池方面的项目均为隔膜项目,种种举措有力提振了国内隔膜企业的市场信心。
未来,电池隔膜行业的发展依赖于锂电池的需求变化,未来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国产隔膜产品的市场空间有望得到提升。国内企业在生产工艺和设备制造能力突破,将造就我国隔膜行业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