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电池自燃爆炸事件层出不穷,安全防范方面我们要做到哪几方面?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1 19:32    点击量:
电池自燃事件层出不穷 安全防范要做到哪几方面?
24日凌晨,福州某小区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车突然起火自燃,火势蔓延,导致其他7辆电动车不同程度受损。“当时这里有上百辆电动车,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据了解,初步判定电动车自燃主要原因是充电器老化或者充电线路短路。电动车自燃事件层出不穷  近年来,电动车自燃事件层出不穷,了解电动车自燃的问题,消除电动车安全隐患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防范电动车自燃呢?  1、充电器不要放在电动车上,路面颠簸会导致充电器自身电压升高,可能引起自燃。  2、充电时将充电器放在地上,以利于及时散热。充电时间最长不要超过12个小时,否则可能引起自燃。  3、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动车,否则可能引发自燃。  4、避免在雨天、积水路段行驶或用高压水枪洗车,防止线路潮湿引发短路造成自燃。  5、大多数电池在坐垫底下,在不清楚线路状况的情况下,坐垫上加一块防晒垫,可防止自燃等意外发生。  6、电动车要注意日常的维护保养,同时骑车人也要养成良好的骑车习惯,这样会大大降低电动车自燃的几率。  如何处理?  一旦自燃千万别自己拿电池。电池在燃烧过程中,是有可能爆炸的,因此,千万不要自己去拿电池,而应该用衣服或雨衣用力拍打起火处,在起火初期,是可以及时熄灭的。
正确操作移动电源,避免电池尽早夭折
移动电源,已经成为多数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数码装备,然而在我们享受移动电源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其安全性能也是每个人都需要熟知的,现在给大家普及下如何在日常使用中对移动电源进行正确的操作。  死法一:跌落死  然而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移动电源的内部结构和绝缘效果的好坏是很难知道的,所以在我们日常使用移动电源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免移动电源的跌落,相对来说做工比较扎实的移动电源通常都会通过一些固定的方式将电芯的每根导线牢靠的固定住,适合的导线长度和良好的固定处理进一步增强了内部的绝缘效果。  死法二:温差死  多数锂电池的工作温度为-20°C-60°C,最佳工作温度为0°C-40°C。使用不同正极材料的锂电池也有着不同的工作和最佳工作温度。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许多电子产品在对锂电池的保护设计上非常到位,比如苹果的iPad,当内部传感器检测使用环境温度过低时,会自动禁止充电操作,来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因为充电而对电池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所以,同样是锂电池,在我们日常使用移动电源时,同样应该尽量避免在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的情况出现。  死法三:爆炸死  相信有不少人听说过有关锂电池的爆炸新闻,当我们需要丢弃移动电源的时候,千万不要将其扔进火源或者与生活垃圾一起丢弃,一定程度的刺穿、碾压和火烧都会出现冒烟或者爆炸的隐患,以及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劣质的充电器也会有一定几率造成锂电芯的爆炸,相比放电过程来说,锂电池在充电的时候是最危险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数手机爆炸都是在充电时发生的。所以我们在日常使用时应该购买那些质量可靠或者原装的手机充电器来充电。  死法四:冷落死  消费者在不使用时无法将电芯取出单独存放,而电路板上的待机或休眠电路失踪处于工作状态下,久而久之就会将电量耗尽。虽然移动电源内部的电芯保护电路会在电芯电量(电压)下降至一定值时,会自动切断电路以减少电量的自损耗,但是目前市面上移动电源的保护电路设置的低电压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应当尽量避免移动电源在提示电量不足的时候,长期(三至六个月或更长,视移动电源自损耗多少而定)放置不用,此时电芯会出现过放的情况,甚至会直接导致电芯容量急剧下降。所以在我们购买移动电源之后,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充放电,才是延长其寿命的最佳方法。最新发现:锂离子电池存记忆效应
锂离子电池需要频繁充电,除了自然衰老外,长期不用电池会彻底“死去”,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没有其它充电电池所具有的记忆效应。但现在看起来情况并非如此。  日前,瑞士Paul Scherrer研究院的科学家和日本丰田研究实验室的同事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LiFePO4)有记忆效应。  电池记忆效应名称解释  如果电池属镍镉电池,长期不彻底充电、放电,易在电池内留下痕迹,降低电池容量,这种现象称为电池记忆效应。意思是说,电池好像记忆用户日常的充、放电幅度和模式,日久就很难改变这种模式,不能再做大幅度充电或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