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的限制在哪里?
能量密度方面:汽油本身只是还原剂,氧化剂是从空气中获取的氧气,汽油机理论空燃比是14:1,即氧气与汽油的质量比是3.3:1,3倍多的氧气质量并没有算在内。
而电池则需要携带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为了电子流动不能用单质,需要使用金属的盐溶液,还需要电解液,隔膜,电极等“死重”。
充电速度:充电是个化学反应过程,充电电流越大,发热就越大,一方面又能量损失,另一方面电池也受不了;而加油只是物理变化。
因为现代的锂电池是一个有精细结构的玩意。于是,你的能量密度不是锂坨坨的能量密度,而是锂离子和精细结构加在一起的能量密度,这个是很低的;你的充电速度不是灌电解液的速度,而是维持这个精细结构不崩毁的重构速度,这个也是很低的。
与之相对,油箱只是个壳子,燃油是比较简单的物质,可以咣咣咣直接灌。
=== 补充 ===
加油其实等价于换电池,这个的速度是很快的。问题在于如果想要换电池,首先需要统一各家电池模块的几何尺寸、接口规格,至少也得统一到少数几个标准。这个过程估计就能把狗脑子打出来。其次,这种业务形式是把电池的所有权从汽车用户转到了充电提供商,同时也转移了相应的问题与风险。这对资金的要求非常高。
因此,立足于现有的电池理论,突破性进步不大会有了。只能是加工手段更新,效率更高,这样挖掘潜力提升10-20%都是了不起的进步。而现有的电池理论已经几百年没有变了。
因此可以说化学理论基础的电池就这样了。新的理论目前还没有迹象。如果某一天有突破了,估计也不会叫电池这个名字了。叫能量块的概率更大。
至于充电速度,你考虑过电网的感受吗?5分钟充满500公里,全小区的变压器功率都勉强,电缆要有你的胳膊粗才行,这还是一台车。同时这样的车10台,一个发电机组全功率运转才行,结果还没等功率达到峰值(汽轮机提速到全功率也许要半小时),你就拔插销了,电网分分钟崩溃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