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为什么现在的手机大部分采用锂电池?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6 13:26    点击量:

我们使用手机已经到了一日两充,甚至是一日三充的地步,已然成为一个“手机重度患者”,但是我敢赌一包辣条,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手机充电是什么原理。

 

 

首先,跟大家普及一下常识,现在的手机大部分采用锂电池,锂电池不仅充电更快,而且使用更持久,更高的功率密度可以实现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除此之外,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因此可以随需随充。这也是现在手机都选择锂电池的重要原因。

Tips:记忆效应指的是电池在长期充放电过程中,会记住用户的充放电幅度和模式,日久就很难改变这种模式,导致电池无法做大幅度的充放电。

 

 

 

锂电池充电过程基本分成三步,涓流充电(低压预充)-恒流充电-恒压充电,这样的充电方式,能保证电池使用寿命更长。

典型的充电方式是:先检测待充电电池的电压,如果电压低于3V,要先进行预充电,充电电流为设定电流的1/10,电压升到3V后,进入标准充电过程。标准充电过程为,以设定电流进行恒流充电,电池电压升到4.20V时,改为恒压充电,保持充电电压为4.20V,此时充电电流逐渐下降,当电流下降到设定电流的1/10时,充电结束。

 

 

 

阶段1:涓流充电

涓流充电用来先对完全放电的电池单元进行预充(恢复性充电)。在电池电压低于3V左右时采用涓流充电,涓流充电电流是恒流充电电流的十分之一即0.1c(以恒定充电电流为1A举例,则涓流充电电流为100mA)

阶段2:恒流充电

当电池电压上升到涓流充电阈值以上时,提高充电电流进行恒流充电。恒流充电的电流在0.2C至 1.0C之间。电池电压随着恒流充电过程逐步升高,一般单节电池设定的此电压为3.0-4.2V。

阶段3:恒压充电

当电池电压上升到4.2V时,恒流充电结束,开始恒压充电阶段。电流根据电芯的饱和程度,随着充电过程的继续充电电流由最大值慢慢减少,当减小到0.01C时,认为充电终止。(C是以电池标称容量对照电流的一种表示方法,如电池是1000mAh的容量,1C就是充电电流1000mA。)

 

 

手机充电一直是一个安全隐患,不规范操作会引起电池自燃或者爆炸事故,接下来是今日科普Timing,手机如何正确充电?

 

01.少吃多餐

在这之前先讨论一个看法:很多人认为电池有固定的充电次数,充电太多次会加快电池劳损老化,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手机其实和人大体相同,人要一日多餐,手机同样如此。在充电的时候讲究的是“少吃多餐”,频繁充电其实对电池是有好处的。

少吃多餐,讲的是,手机要经常充电,充电时间短,长期保持手机满电状态。

 

一般锂电池的寿命可达到几百次充放电循环,这里的充放电循环是指将电量用光后再充满的过程,而不是插上充电器再拔掉就算一次。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可以随时充电,为了减少充电次数而刻意将电池用光后再充满,并不能延长电池寿命,反而对电池的寿命有负面影响。

锂电池充电讲究“少食多餐”,频繁的浅度充放电更有助于延长其寿命。同时,充满电后要尽快拔掉电源,否则电池一直保持满电状态,会加快电池容量的损失速度。

 

02.使用原装配件

近几年,因为山寨充电器导致手机电池自燃或爆炸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和大家科普下,手机充电尽量使用原装配件。虽然现在不同品牌的手机充电器默认可以通用,但是期间还是会有规格参数的不同,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个是充电效率不高,可能你之前两个钟能充满电,现在则需要三个钟以上,第二就是会出现类似自燃或者爆炸的安全隐患。

 

原装充电配件主要分为充电头和充电线。充电头主要决定了电压和电流大小,原厂的或者大品牌的能够保障输出的足额和稳定。而充电线主要的作用在于电流的传输,而大家都知道导电性能越好的线材电阻越小,这样实时传达到手机的电量就越充足,而原厂的一般在线材的选取上都是有严格把控的。

 

Tips:对于我们日常使用中如果没有了原装充电配件的话,在充电头的选用上尽量选择输出电流稍大一点的,而充电线的选择尽量选择较粗一点的。

 

以上是今天的科普知识,相信你已经get到了手机充电的正确姿势,下一期科普话题:快充 OR 慢充?我全都要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