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浅冲浅放循环寿命长是经过验证的。
通常三元锂电池单体充放电循环次数大约是500次,这里的循环次数是按100%-0%的容量进行的。假设你每次只使用50%的电量,那么循环次数会大大提升。以下是著名的电池知识网站的说明,英文好的同学可以看一下英文,英文不好的看看表格就可以了。
充电到4.1V时的循环寿命较4.2V有了明显的提升,如果进一步降低充满电压到3.92V,循环寿命又会进一步提升。
下图中文字说明,NASA的卫星实验表明浅冲浅放的情况下,锂电池的寿命可以进一步增加到4万次循环以上:
当然对于手机来说,由于本身升级换代速度很快,而且电池价格占整机价格较低,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在意电池寿命,电池衰减后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进行更换。而对于一些电池成本占比很高的设备,比如电动车来说,就很需要对充电容量进行控制了。目前大部分锂电池电动汽车日常充电程序都有相关的设置,例如特斯拉就将日常充电容量设为80%。
SONY VAIO的电池管理,电池维护的部分给出80%,50%两个选项,也就是充电到这两个阀值就不继续充电。
因为电池一个完整充放电过程的次数有限。
正确做法是一般使用维持在20%~80%,定期做电池校正(先完整放电,后完整充电,以完成一次完整充放电过程)
以前看过一些数据,是支持这个观点的,不过现在没时间找出来详细贴了。不过这适用仅于锂电,不适用于铅酸和镍铬镍氢电池。
但是我主要想说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即使这样算下来电池寿命的确延长了,但是续航问题和成本问题就突显了,也就是每个循环你能够使用的时间缩短了,或者换句话说其实有一部分容量只是作为备用了,同样续航下面其实是增加了成本。
有道理但完全没必要,现行的电池寿命足够应付需求。没必要刻意在乎过充还是过放,不管是电脑,手机很少有因为电池寿命尽了而报废,之前手机用了3年,天天挂游戏,还是比新买的小容量电池的手机续航时间更长。所以感觉不出区别,至于数据真实性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