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把锂电芯从18650换成27700,将来还会继续换更大尺寸吗?
公司拥有业内最广泛客户基础,配套车型数量领先。公司与国内品牌客户,包括宇通、上汽、北汽、吉利等整车龙头企业长期战略合作;切入宝马、大众等国际一流整车企业供应体系,是国内少数为国际汽车品牌提供动力电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与蔚来汽车等新兴整车企业(包括互联网车企、智能车企等)合作,积极布局智能汽车领域。工信部公布前9批新能源车型目录2,800余款车型,公司配套动力电池车型400余款(约占15%),是配套车型最多的动力电池厂商。
公司积极打造“研发生产+储能+回收”锂电池产业链闭环,构建循环梯次利用体系。公司持续提升产品可靠性与使用寿命,致力推出免维护智能化运行产品,使用寿命将达20年,借此构建锂电池循环梯次利用体系。锂电池在电动汽车上使用8~10年后,容量可剩余70%~80%,可通过低成本回收方式,将其用到电网储能领域。储能使用寿命结束后,进行统一回收,循环利用废旧锂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作为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规避原生矿产短缺及价格波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锂电池循环梯次利用体系
公司积极与下游领军企业合作,快速打开市场空间。公司2011年成立,依托团队新能源科技16年高端电池从业经验,2012年与华晨宝马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之诺1E高压电池项目,成为宝马唯一中国电池供应商,也是国内首家进入国际车企供应商体系的动力电池企业。随后又拿下国内最大客车企业宇通集团订单,开启乘用车及客车两大市场爆发式增长。根据第一财经2017年7月报道,公司与苹果在动力电池领域开展合作。
公司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形成全面技术优势。公司建立涵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验证、工艺制造等领域完善研发体系,设立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锂离子电池企业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的测试验证中心。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研发技术人员3,628名,其中博士131人、硕士805人,包括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名福建省百人计划及创新人才,整体研发团队规模与实力在行业内领先。
核心管理人员在动力电池及相关领域积累深厚专业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在市场方向与技术路线判断等方面前瞻性强。公司管理层在产品技术路线上,针对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提前布局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产品;针对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公司管理层布局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的三元材料产品,在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上处于技术领先地位。2014~2016年、2017上半年末公司员工总数分别为1,702人、5,663人、12,962人、18,049人。
公司2017上半年末员工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六合咨询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在锂电池行业积累深厚。公司董事长曾毓群,1968年生,曾任新能源科技总裁兼CEO,TDK株式会社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及能源设备业务总经理;副董事长、副总经理黄世霖,1967年生,曾任宁德新能源研发总监;副董事长潘健,1976年生,曾任新能源科技董事;董事、总经理周佳,1978年生,曾任宁德新能源财务总监、资深人力资源总监、总裁办主任。
新能源科技为日本TDK株式会社(世界著名电子工业品牌,日本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762.T)全资子公司,其中国全资子公司宁德新能源,主要研发生产消费类电池,目前已成为苹果手机主要电池供应商、华为手机最大电池供应商,在该领域市场全球排名第一。新能源科技及其子公司早期曾涉足动力电池业务领域,根据其母公司TDK战略调整,新能源科技从2015年开始逐步退出动力电池业务。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宁德新能源持有宁德时代15%股权,并转让给宁波联创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