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在技术、产业化、汽车厂商选择上究竟有何差异?
2、电池汽车很关键的技术因素就是电池。电池占据的成本差不多在40%左右。但是以哪种电池作为主流,去年开始似乎有所变化。之前一直是磷酸铁锂比较主流,但是今年以来,三元材料有点冒头了。
3、当然,作为一种技术方案,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各有优缺点,现在还不是确定谁最终胜出来。但是一旦确定何者为“主流产品”,那么之后的技术标准、工艺规范、社会规则都会沿着“路径依赖”的习惯,不断固化。
4、我不懂技术,请专家谈谈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在技术、产业化、汽车厂商选择上究竟有何差异?
南铁锂,北三元。 磷酸铁锂可以在高温条件下正常工作,而且大部分厂家都是以便宜的磷酸铁锂圆柱电池起家,尾大难掉,再加上比亚迪在领头,南方电动车企大部分用铁锂电池也是很正常的事。 三元材料可以满足低温启动的需求,而且北方的电池厂三元的产量要稍大于铁锂,近两年高能量密度需求也让车企不断地向三元靠拢。日韩企业地理位置占优势,很自然地带着三元电池进入北方市场。
国内铁锂一吹安全性。诚然铁锂安全性理论上高于三元,但成品安全性还与工艺、材料、设计、bms有关,b歪的安全性就是没有松下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况且铁锂安全性牺牲的是能量密度。
铁锂二吹循环寿命。可是循环不单是正极的事,何况几万一吨和十几万一吨的正极差异就很大,几万一吨和几千一吨的负极差异同样很大,进口隔膜和国产隔膜的差异,用的电解液都对成品循环影响很大。电动车用铁锂已从13年12一ah降到6块一ah,里面用的东西大家都在扣,大厂拿单子外包小厂已经屡见不鲜。另外吹的几千次循环从不提成组还是单体,从不提放电深度,这都是流氓。
铁锂还吹高温性能。这又是个笑话,我都不拿动力电池来说事儿了,去年中移动招储能电池,48v50ah,两度半,比车载30度、60度系统简直小儿科。不少企业拿高温电解液做样品,结果几十家环比险些不足4家通过而废标。忘记说检测办法:55度做100循环,容量保持率80%以上。
很多地方用电池,点名铁锂,也直说测了三星LG的三元说不论工艺还是检测结果都远超铁锂,但“为啥他们不做铁锂啊我们不能用”。我咋知道你为啥不能用啊,反正我也是做铁锂的,我家锰锂都出口。
这个行当要感谢钟总,没有他这行当不会蓬勃发展;但也是他神话了铁锂打压了三元。
利益相关,做铁锂的三元派,
说完了电池的情况,笔者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情况,还需要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电池在车辆中的作用。毕竟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仍然占少数,更多朋友所关注的是混合动力汽车。而混合动力汽车严格来说可以分成三种: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
上面三种汽车中电池容量的排列从小到大恰好是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不可充电,电池用于启动和急加速状态;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在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基础上增大容量且可充电,具备更加出色的加速能力和省油能力;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用于驱动电机发电,更倾向于纯电动汽车。
这三种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各有利弊,在现阶段的主力也是以普通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正是因为三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特质均有对于电池寿命和工作环境的共同点,因此无论是购买采用何种模式的混合动力汽车,消费者都要留意相关的参数,如电池材质、使用环境和最佳工作状态等。与此同时,厂商也应该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把控电池质量和相关安全设置,确保使用的安全高效。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关键,在于其使用体验是否能够媲美甚至超越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同时在购买与售后环节中是否有更加出色的优势。在笔者看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关键,同样是困扰着移动数码产品的关键--电池的发展。如何在安全的情况下保证电池技术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成长的需求,不仅是汽车科技相关行业人员,还是科研工作者在全领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