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正极材料对锂电池性能分别有什么影响?
正极材料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
电芯能量密度
每种正极材料都有其理论能量密度,选择了一种正极材料,就选择了电芯能量密度的上限。正极材料的用量设计和加工制作过程中的振实密度也对电芯成品的能量密度产生影响。
电芯功率密度
不同的正极材料种类,决定了电池充放电功率的大体范围。材料的一些细节,作为辅助因素,也会对功率特性造成影响。比如,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稳定性,颗粒尺寸,掺杂原子,碳包覆工艺,材料的制备方法等。以上因素最终都是通过影响正极材料容纳锂离子的能力和脱嵌嵌入通道的通畅性来影响锂电池的功率密度。
电芯循环寿命
影响电芯循环寿命的因素很多,与正极材料相关的,主要有正极材料活性物质在循环使用中的损耗,以及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结构的崩坏引发的正极容纳锂离子能力的衰减。而正极材料中的杂质成分,比如单质铁和三价铁,都会与电解液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副反应,或者造成内部微短路。磷酸铁锂电池放电平台电压低(3.2V),比能量低,对于移动电源这种高度要求便携性的设备是不适用的。
铁锂的优势一是循环性能好,但是对于一般人,移动电源一年也难得循环多少次吧,况且三元材料循环几百次也是没问题的。
铁锂另一个是优势是安全性能好,这对于移动电源倒是有一定意义的
1.内因
(1)在电极方面,反复充放电使电极活性表面积减少,电流密度提高,极化增大;活性材料的结构发生变化;活性颗粒的电接触变差,甚至脱落;电极材料(包括集流体)腐蚀;
现阶段常用电池负极为石墨,正极是LiCoO2,LiFePO4以及LiMn2O4等,电池放点初期电解液会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SEI(固态电解质)膜,其成分主要是ROCO2Li(EC和PC环状碳酸酯还原产物)、ROCO2Li和ROLi(DEC和DMC等链状碳酸酯的还原产物)、Li2CO3(残余水和ROCO2Li反应产物),若用LiPF6时,残余的HF会与SEI中ROCO2Li,使SEI中主要是LiF和ROLi。
SEI是Li+导体,脱嵌锂时碳电极体积变化很小,但即使很小,其产生的内应力也会使负极破裂,暴露出来新的碳表面再与溶剂反应形成新的SEI膜,这样就造成了锂离子和电解液的损耗,同时,正极材料活性物质膨胀超过一定程度也会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性结构触损耗,这样正极和负极的不断损耗造成了容量的不断衰减;再者,增加的SEI膜会造成界面的电阻层架,使电化学反应极化电位升高,造成电池性能衰减
在电极中,随着充放电反应的进行,黏结剂的性能也会逐步下降,,黏结强度降低,使电极材料脱落;
铜箔和铝箔是常用的负极和正极集流体,两者都容易发生腐蚀,腐蚀产物聚集在集流体表面成膜,增加内阻,铜离子还能形成枝晶,穿透隔膜,使电池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