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的手机使用办法是什么?怎样才能养护电池提升其寿命?
很多人的手机,用着用着就发现电池性能大幅下降,随便一用就没电了,远远不如新机刚入手的时候。这并不仅仅是电池老化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黑锅,要甩在使用方法不当的身上,我以前有多部手机的电池被彻底废掉了,所以曾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今天把自己对手机电池的家庭使用研究成果给大家分享一下,可以有效提升电池寿命。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经过几年的角逐,锂电池已经独霸天下,现在的智能手机几乎是清一色的锂电池,鲜有其他类型电池的容身之处。
我知道很多人,都曾经被灌输过这么一个理念,手机电池是有记忆功能的,所以每次使用都要完全充满再完全放电,如果没有完全充放电那么会大幅度缩减电池容量,因为电池只会记忆最短的那次充放电,新手机还要连续充电12小时才能激活。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都是真理,而即便你不知道完全充放电对手机电池是有益的,也至少会认为他是无害的,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的手机彻底用光电池然后再充满。
但是你错了,必须进行完全充放电的电池是镍氢电池,这是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上一代电池,而现在的主流电池锂电池的特性恰恰相反,特别惧怕彻底充放电。
锂电池的性能极佳,但是一旦进行过度充放电,就会受到不可逆的伤害。锂电池是LiCoO2+LiC6的阴阳极组合,其工作原理你可以简单的类比锂离子在石墨里游来游去。在放电的过程中,锂离子离开负极碳结构而嵌入LiCoO2;充电的过程中则反过来,LiCoO2里的锂离子被电流强行驱赶出来进入负极碳结构。
从分子层面看,过度放电会导致负极碳结构过度释放出太多的锂离子导致其片层结构不稳定而出现塌陷,一旦塌陷则无法靠普通手段恢复。而过度充电则会导致过多的锂离子被硬塞进负极碳结构从而导致堵塞,其中一些锂离子无法再释放出来从而降低电池容量。
简单的说,不管你过度充电还是过度放电,都会对锂电池产生永久不可逆的损伤,非常的脆弱,次数多了之后,你只能把这块电池送回到工厂回炉了。
厂商对锂电池的保护
锂电池性能如此的强大,但是又如此的脆弱,尤其是那个过度充电普通用户根本避免不了,充一夜马上就过度了,所以为了避免过度充放电,每一块锂电池出厂的时候就会自带一个复杂而严格的电源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在保护过充方面是非常好用的,有这个系统在,你就是充一万个小时也没办法达到过充标准,因为满电之后,充电电路自动进行了保护不允许你继续充电。所以那些购买新机的时候一定要充满12个小时的人可以歇歇了,你充满就行了,充满之后再冲一万年,都不会被电池电路所接纳的。
但是这个系统在过度放电的保护方面表现并不佳,原因也很简单,过度放电是用户的行为,而很多用户,在电池只剩下1%的时候,还拼命的玩手机,不黑屏断电不罢手。
黑屏断电的时候,你的电池容量并不是0,他是被断电保护系统给强制灭掉的,如果彻底放空了所有电能,你的电池就直接废掉了。我举个例子,你找一个锂电池手机,用到黑屏断电的地步,然后不充电放上一个月让他自然耗尽所有剩余电量,你会发现这块电池已经和砖头没区别了,我曾经有过类似经历,不信你可以试试。
而具有系统的断电保护功能之后,这并不代表黑屏断电就没有损害了。实际上,黑屏断电的时候你的电池电量已经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了,每一次黑屏断电,你的电池性能都会下降一截。如果你在黑屏断电之后十几个小时不予充电,或者多次试图开机来消耗残余电量,那么你的电池容量会立刻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下降。
由于太多的普通用户都喜欢把手机玩到黑屏断电,断电之后还有很多人试图开机来再玩一下,导致很多手机的电池使用寿命远远低于设计预期。所以苹果手机在去年底升级过一次系统,就是鼎鼎大名的苹果电池门。
在这次升级中,苹果大幅提高了关机标准,系统检测到电量不足的时候,因为怕你耗尽电量,直接就给你提前关机了,预留空间给锂电池以防止锂电池出现过度放电的情况。
所以你会发现,一夜之间天底下的苹果手机都开始频繁关机了,10%直接关机也就忍了,有时候系统标注电量还有30%的时候他也给你自动关机了,留下在寒风中凌乱的你拼命试图开机。为什么呢,因为系统检测到气温过低的时候,害怕低温消耗电能,所以再次给你提升一次关机标准。。。
除此之外,如果系统检测到你的电池老化,那么就会给你自动降频,整个手机只保打电话、上网,地图定位,支付,拍照功能,其他功能全部给降频,换句话说,如果你用苹果7玩游戏的话,性能大概只相当于果6甚至果5,明显的卡顿、帧率变低。
因为新手机不存在电池不足的问题,所以以上系统设定只针对老款手机,所以老苹果手机一夜之间性能突然下降,入冬之后,明明还有30%电量却自动关机的手机,让用户把苹果骂了个狗血喷头,因为体验实在是太差了。
苹果给出的解释是这样设计系统可以保护电池,但是遭到了全球铺天盖地的谩骂,所有人都认为苹果是恶意升级系统逼迫用户更换新手机,最后苹果为了自证清白,不得不承诺将保修期外的iPhone电池更换价格大幅降低至29美元(中国定价218元人民币),对于卖个配套耳机一二千,甚至卖个充电线都188的黑心苹果而言,这个价格等于是白送。。。
所以,如果你的苹果手机因为不当使用,电池性能大幅下降,可以去苹果店花二百块更换一块电池,不用特地因为电量下降过快的问题换新机。对于新功能越来越少、性能又非常稳定的苹果手机而言,换个电池立刻就能满血复活,没必要换新机,可以省很多钱。
最佳的手机使用办法是什么
那么,最佳的手机使用办法是什么,怎样才能养护电池提升其寿命。首先我们看看对电池最有利的使用办法是什么,这个办法颠覆很多人的正常思维。
最佳的使用办法,是你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不断的充电,这样对电池最有利。而之前有很多媒体报道有人边玩手机边充电被电死、炸死等等,也同步宣传这样做对手机电池不好,所以很多人的思维里,边玩边充电是严重不利于手机电池的,同时也很不安全。
但是实际上,最懂手机电池的,就是手机生产商了,你可以看看他们的官方旗舰店是怎么处理手机充电问题的,所有的手机都在24小时充电,始终不离开充电电源,他们并不是为了省事而故意耗费电池寿命,实际上,这么做锂电池的寿命是最长的。
至于充电的时候玩手机会炸死人这个事,看起来好像这些店员并不怕,给客户演示手机的时候很多时候也并不断电。所以我只能说这个新闻确实存在,但是他使用的手机应该是特别廉价的山寨机,劣质锂电池的确会存在这个问题,就好像现在很多电动车充电一样会引发燃烧爆炸一样,一查,电池十有八九都不是正规厂商生产的。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工艺要求高,如果不是正规厂家,那的确是很危险的,等于随身带个小炸弹。
对于国内中高端价格的手机而言,都不会为了省成本使用劣质锂电池,一般都是采用正规厂家生产有多重安全保障设定的电池,安全系数大大提升,至少手机店里给你演示性能的店员,手指头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好像并不怕被电死。而大家的笔记本电脑,里面也是锂电池,其实就是个大号手机,每天插上电源边充边用,也没有漏电冒火什么的。
所以有时候啊,媒体不经详细研究,就散布一些伪科学,只为了吸引眼球,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那么对于普通人而言,边玩边充只是极偶尔的时候采用,大部分时候应该考虑的是黑屏断电的问题,这个真的很伤电池,如果你在断电后还连续重启试图开机,那更是伤上加伤,而每一次伤害,都不可逆且会依次累加。
所以,当手机电量显示还有10%左右的时候,建议就去充电,如果一时半会没办法充电,那么建议自行关机,千万不要等到只有1%,一旦黑屏断电,那是对电池非常有害的行为。
所以,手机需要完全充放电才能保护电池,那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的手机电池,极其惧怕完全充放电,建议还有10%电量的时候就开始充电,否则的话你的电池寿命可能比别人要短一半都不止。
2、自放电不良率降
3、自放电趋势逐步稳定
4、自放电均值和中位数降低
自放电的一致性是影响因素的一个重要部分,自放电不一致的电池在一段时间储存之后SOC会发生较大的差异,会极大地影响它的容量和安全性。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电池组的整体水平,获得更高的寿命,降低产品的不良率。
含一定电量的电池,在某一温度下,在保存一段时间后,会损失一部分容量,这就是自放电。简单理解,自放电就是电池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容量损失,如负极的电量自己回到正极或是电池的电量通过副反应反应掉了。
自放电的重要性
目前锂电池在类似于笔记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各种数码设备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另外,在汽车,移动基站,储能电站等当中也有广阔的前景。在这种情况下,电池的使用不再像手机中那样单独出现,而更多是以串联或并联的电池组的形式出现。
电池组的容量和寿命不仅与每一个单个电池有关,更与每个电池之间的一致性有关。不好的一致性将会极大拖累电池组的表现。
自放电的一致性是影响因素的一个重要部分,自放电不一致的电池在一段时间储存之后SOC会发生较大的差异,会极大地影响它的容量和安全性。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电池组的整体水平,获得更高的寿命,降低产品的不良率。
自放电机理
锂钴石墨电池电极反应如下:
电池开路时,不发生以上反应,但电量依然会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电池自放电所造成。造成自放电的原因主要有:
a.电解液局部电子传导或其它内部短路引起的内部电子泄露。
b.由于电池密封圈或垫圈的绝缘性不佳或外部铅壳之间的电阻不够大(外部导体,湿度)而引起的外部电子泄露。
c.电极/电解液的反应,如阳极的腐蚀或阴极由于电解液、杂质而被还原。
d.电极活性材料局部分解。
e.由于分解产物(不溶物及被吸附的气体)而使电极钝化。
f.电极机械磨损或与集流体间电阻变大。
自放电的影响
1、自放电导致储存过程容量下降
几个典型的自放电过大造成的问题:
1、汽车停车时间过久,启动不了;
2、电池入库前电压等一切正常,待出货时发现低电压甚至零电压;
3、夏天车载GPS放在车上,过段时间使用感觉电量或使用时间明显不足,甚至伴随电池发鼓。
2、金属杂质类型自放电导致隔膜孔径堵塞,甚至刺穿隔膜造成局部短路,危及电池安全
3、自放电导致电池间SOC差异加大,电池组容量下降
由于电池的自放电不一致,导致电池组内电池在储存后SOC产生差异,电池性能下降。客户在拿到储存过一段时间的电池组之后经常能够发现性能下降的问题,当SOC差异达到20%左右的时候,组合电池的容量就只剩余60%~70%。
4、SOC差异较大容易导致电池的过充过放
一、化学&物理自放电的区分
1、高温自放电与常温自放电对比
物理微短路与时间关系明显,长时间的储存对于物理自放电的挑选更有效;而高温下化学自放电则更显著,应用高温储存来挑选。
按照高温5D,常温14D的方式储存:如果电池自放电以物理自放电为主,则常温自放电/高温自放电≈2.8;如果电池自放电以化学自放电为主,则常温自放电/高温自放电<2.8。
2、循环前后的自放电对比
循环会造成电池内部微短路熔融,从而使物理自放电降低,所以:如果电池自放电以物理自放电为主,则循环后的自放电降低明显;如果电池自放电以化学自放电为主,则循环后的自放电无明显变化。
3、液氮下测试漏电流
在液氮下使用高压测试仪测量电池漏电流,如有以下情况,则说明微短路严重,物理自放电大: 1)某一电压下,漏电流偏大; 2)不同电压下,漏电流之比与电压之比相差大。
4、隔膜黑点分析
通过观察和测量隔膜黑点的数量、形貌、大小、元素成分等,来判断电池物理自放电的大小及其可能的原因:1)一般情况下,物理自放电越大,黑点的数量越多,形貌越深(特别是会穿透到隔膜另一面); 2)依据黑点的金属元素成分判断电池中可能含有的金属杂质。
5、不同SOC的自放电对比
不同SOC状态下,物理自放电的贡献会有差异。通过实验验证,100%SOC下更容易分辨物理自放电异常的电池。
二、自放电测试
1、自放电检测方法
1)电压降法
用储存过程中电压降低的速率来表征自放电的大小。该方法操作简单,缺点是电压降并不能直观地反映容量的损失。电压降法最简单实用,是当前生产普遍采用的方法。
2)容量衰减法
即单位时间内容量降低的百分数来表示。
3)自放电电流法Isd
根据容量损失和时间的关系推算电池储存过程中的自放电电流Isd。
4)副反应消耗的Li+摩尔数计算法
基于电池储存过程Li+消耗速率受负极SEI膜电子电导的影响,推导算Li+消耗量随储存时间的关系。
2、自放电测量系统关键点
1)选取合适的SOC
dOCV/dT受SOC影响,温度对OCV的影响在平台处被显著放大,带来很大的SOC预测误差。需选择对温度变化相对不敏感的SOC测试自放电,如:FC1865:25%SOC测自放电;LC1865:50%SOC测自放电。
因电池容量差异,故实际电池的SOC存在波动,公差约为4%左右,故考察5%的公差范围内OCV曲线斜率的变化。LC1865 53%和99.9%SOC处斜率很稳定,分别为3.8mV/%SOC和10mV/%SOC。FC1865 ~25%SOC处斜率比较稳定;当然满电态也是个简单实用的自放电测量点。
2)起始时间的选定
FC1865 25%SOC下(也可以是其他SOC值)看充电结束后每小时电压变化,20h以后电压降速率基本一致,可以认为极化已基本恢复。故选取24h作为自放电测试起始时间。
LC1865 50%SOC下14h以后电压变化速率在0.01mV/h上下小范围波动,可以认为极化已基本恢复,选取24h作为自放电起始点是可行的。
3)储存温度和时间
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自放电的影响(LC1865H)
在研究区间内,自放电与时间和温度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可将自放电模型拟合为:自放电=0.23*t+0.39*(T-25)。(以上数值和关系式和电池体系有关,常量会相应变化,以下其他关系也是。)
常温下由于化学反应速率的降低,其物理自放电的异常点表现更明显。14D储存能够非常好的预测28D的结果。
3、自放电测量系统的改进
1)测电压温度
测电压环境温度对自放电的影响:FC1865:每增加1℃,电压下降0.05mV;LC1865:每增加1℃,电压下降0.17mV。
2)电压表选型
在电压表的选择上,由于自放电研究的是0.1mV层面的变化,传统的4位半电压表(精确到1mV,分辨率到0.1mV)已不适合,故选用六位半Agilent 34401A电压表,(精确达到0.1mV,分辨率达到0.01mV甚至更高)。另外该量仪的重复性也相当不错。
4、自放电标准的确定
1)理论推算
2) 1mV差异模拟
通过人为调整10%SOC差异模拟1mV(28天1mv,14天0.5mv的差异)自放电差异使用3年后的Balance结果。3组电池均未发生过充的安全问题,但是放电时的电压差已经非常大(1200mV),自放电大的电池被过放至2.5V,PACK容量损失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