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是什么制约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的发展?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6-02 21:27    点击量:

3月14日消息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持股企业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发的HYMOD-300型车用燃料电池电堆模块,采用高稳定性、高性能的“膜基催化层膜电极设计”和高可靠性的“复合双极板结构”,经寿命测试和整车应用验证,突破了车用燃料电池5000小时的耐久性难关,成为我国首例自主研发的超越5000小时耐久性的燃料电池产品。同时,该产品还实现了电堆在-10℃环境下的低温启动,以及在-40℃下的储存。

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经过二十年的研发和验证,已经开始步入商业化导入期,国际各大车企陆续集中投放*燃料电池商业化车型。燃料电池电堆是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部件,其耐久性和可靠性是燃料电池汽车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根据美国DOE提出的燃料电池商业化技术要求,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需要达到5000小时。多年来,我国燃料电池电堆与国外工程化水平差距明显,表现在耐久性差距大、可靠性水平低、产品一致性差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的发展。

新源动力研发的HYMOD-300型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突破了此项难关,具有优异的工程可靠性,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我国的燃料电池汽车:包括我国首款登录工信部公告目录的燃料电池轿车——荣威750燃料电池轿车,以及我国首款、全球第四款商业化的燃料电池汽车——上汽大通FCV80。

研究人员表示,使用卤族元素有可能将染料敏化电池的转换效率提高25%,因为这些元素在此类电池中的存在能够加速电解质和半导体之间的电子转移。

 

他们在实验中使用了含氟、溴、氯和碘的四种不同染料,并用X射线吸收光谱法观察了整个过程。研究还表明,较大的卤素在加速电子转移方面有更好的表现,而含碘染料通过电解质的再生速度几乎快了三倍。

 

卤素并不是太阳能电池研究中的重点。它们只能形成存在时间不到10微秒的微弱瞬态键,且只占太阳电池中所有原子的一小部分。研究人员对这些键可以在太阳能转换中造成显著差异而欣喜不已。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