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置换下来的动力电池报废后将怎么处理呢?
国内长期以来实行的环保教育与环保补贴政策到目前为止已经初见成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经超过了210万辆。那么,这时候就出现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代替了传统燃油车,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废气排放,但新能源车置换下来的动力电池报废后又将怎么处理呢?
历来电池都是重金属污染的源头,如果未经无害化处理和废物利用,一方面会产生难以逆转的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构成威胁,另一方面也会浪费宝贵的有价金属资源。如果处理不当是否会带来另一个层面的环保危机和资源浪费?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十城千辆的推广新能源汽车工程,到2012年,国内共推广了新能源汽车1.7万辆。2013年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这些新能源车的电池一般有5到7年的使用寿命,这就意味着这些电池将于2018年后陆续退役。有研究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内中国的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回收拆解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51亿。从整体上计算,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在2020年将超过100亿,到2025年更是会攀升到380亿元的规模。不难预见,未来三年将会是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高速增长期,这将产生一个上百亿规模的蓝海。
然而,这个近百亿规模的蓝海目前尚未找到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面临的一些难题也在制约着相关企业在这个蓝海的突破。首先是回收体系建设并不完善,从电池生产商、汽车生产商到报废汽车拆解和综合利用企业等都未形成一条关于动力电池回收的产业链,废旧动力电池也缺乏相应的回调标准和渠道,加上使用者对动力电池的认知不够,导致动力电池回收面临断层的尴尬,回收之路无法打通。其次,回收之路权责不明。动力电池回收是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一人之力是不够的,这需要全产业链的企业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整个过程中需要明确主机厂、渠道商、综合利用企业等各部分的职责,只要其中一个环节不畅通,动力电池回收的渠道就很难搭建起来。
另外,动力电池回收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市场在产业链断层的情况下是很难堆砌成一个蓝海的,一直专注于动力电池回收的企业的规模也会一直停滞不前,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来不断催化市场的发展。除此之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厂家利润微薄,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缓慢。
目前的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生产者为主导,通过汽车生产企业通过销售渠道建设废旧动力电池体系,回收的电池移交综合利用企业处理和利用。一种是以第三方为主体,由梯次利用企业与车企、电池生产商共同合作来建设服务点,集中回收利用报废动力电池。不管哪种方式,“回收网络+专业化处理”将是电池回收市场的总体合作趋势,但目前这种趋势尚未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
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未来将成为一片蓝海是可以肯定的,但在解决目前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不明、商业模式不清晰的过程中,政策推动和引导作用依然十分重要。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对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有了相应的布局,通过一定的政策来规范和指导动力电池的回收。近两年,在政策的号召下,很多企业正在逐渐步入电池回收的市场蓝海中,不少上市公司纷纷进场“跑马圈地”,争取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北汽鹏龙与格林美(002340)宣布将共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并且在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废旧电池资源化处理等领域开展合作。2018年3月,上汽集团(600104)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未来将共同打造新能源产业链闭环。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也将进入快车道,未来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是一个蓝海,谁能在现在未雨绸缪,做好规划和准备,谁就能抢占先机,在未来的蓝海中随意遨游。机会只有一次,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现在许多人手里有了钱,都喜欢搞投资。每一个人投资都是想赚钱,不想亏钱。不过真正赚钱的人少,亏钱的人却多。投资赚钱这个事情就像爱情一样,听说的人多,见到的人却少。曾经有一个人在广州做贸易赚了钱,于是就投资了自己的弟弟去创业,没想到后来弟弟把生意做得很大,但是却给他搞回了1千多亿的欠款。不知道他如今是否会后悔当初投资了弟弟去创业。这个人就是有着广州隐形首富之称的吕向阳。
吕向阳是融捷集团的老板,他旗下坐拥几家上市公司,公司的总资产超过了2千亿。吕向阳是安徽人,长大之后顶替了父职去银行工作。30岁的时候吕向阳放弃了银行的工作南下创业。吕向阳先是在广州搞贸易生意发了家,后来就涉及到了投资、地产、金融、矿产等等生意。吕向阳有一个远房亲戚的穷弟弟,这个人就是王传福。如今提起王传福已经是无人不知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比亚迪的老板。王传福发家就是吕向阳投资的。王传福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不过他的父母却早早就去世了。父母去世的时候王传福才10来岁。王传福的哥哥为了养活王传福,只能忍痛让妹妹们都早早出嫁了。父母给王家兄弟只留下两间破茅草房。
吕向阳跟王传福是远房亲戚,吕向阳年纪稍大,是王传福的哥哥。王传福后来非常努力,靠着过人的意志读完了大学。大学毕业之后,吕向阳留在了北京工作,逐渐成为了电池专家。几年之后,王传福调任深圳,于是跟哥哥吕向阳有了联系。当时吕向阳已经赚到了大钱,他开始鼓励王传福出来创业。王传福有着坚毅的意志,而且是一个专家,这种人最适合创业。他唯一缺的东西就是钱了,这个东西刚好是吕向阳最不缺的。于是后来吕向阳就投资了250万给了王传福,让他出来创业创办了一个电池公司。其实许多人并不知道,最初的时候比亚迪并不是做汽车的,而是做电池的。从开始创业到去香港上市,比亚迪一直是做电池的。
吕向阳不仅仅投钱给王传福,还一直给王传福出谋划策,他还担任比亚迪的副董事长。在王传福的带领下,比亚迪很快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池公司之一。当时比亚迪已经年利润过亿的上市公司。不过偏偏王传福却想着要去做汽车。其实这件事情至今都不知道对错。比亚迪如今的市值是1600多亿,而单纯做电池的公司宁德时代市值却高达1700多亿。如果比亚迪当初不自己去做汽车,而是坚持做电池,如今新能源汽车爆发了,比亚迪也可以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不过王传福却想要着跨行业去搞汽车。
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业,单单是全车的零配件就高达上万件。王传福当时做汽车是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一定会爆发,自己有电池的优势,一定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于是王传福就大胆进入了汽车行业。不过看看如今比亚迪的财报,确实不尽如人意。王传福曾经帮吕向阳赚回了上百亿,不过如今王传福跟吕向阳的比亚迪却负债上千亿。王传福是比亚迪的第一股东,吕向阳是第二股东。比亚迪为了发展汽车产业,只能不停借钱建设生产线。如今比亚迪的营收是1300亿,利润却才20多亿。更加让人吃惊的是比亚迪的负债高达上千亿,一年的利息就高达30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