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检测我们使用的锂电池的的质量呢?专家告诉你锂电池的检测方法
目前,锂电池广泛地运用与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各种数码产品中,那么,如果检测我们使用的锂电池的的质量呢?小编可以从锂电池荷电保持能力和荷电恢复能力、贮存后荷电恢复能力、循环寿命这三个方面进行检测,下面,一起来看看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专家告诉你锂电池的检测方法,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一、锂电池荷电保持能力和荷电恢复能力检测:
荷电保持能力和荷电恢复能力检测主要是检验锂离子电池贮存一段时间后的容量保持情况,并在荷电保持试验后就对电池再充电,检验其容量恢复情况。
荷电保持能力检验的步骤如下:
①锂离子电池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终止电压(一般为3.0V),然后以0.2C电流恒流充电至终止电压(一般为4.2V),转入恒压充电(充电终止电流一般为0.02C);
②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开路存放28d;
③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④计算锂离子电池在步骤③中放出的容量(Ah);
⑤荷电保持能力应以步骤④计算容量与额定容量相比的百分数表示;
⑥锂离子电池在步骤③放电后24h内,应按步骤①充电;
⑦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⑧计算锂离子电池在步骤⑦中放出的容量(Ah);
⑨荷电恢复能力应以步骤⑧计算容量与额定容量相比的百分数表示。
二、贮存后荷电恢复能力检测
贮存后荷电恢复能力检测主要检验锂离子电池在贮存规定的时间后,容量恢复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
①锂离子电池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终止电压(一般为3.0V),然后以0.2C电流恒流充电至终止电压(一般为4.2V),转入恒压充电(充电终止电流一般为0.02C);
②锂离子电池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③锂离子电池应在(40±2)℃的环境温度下开路存放90d;
④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按照步骤①方法充电;
⑤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⑥计算电池在步骤⑤中放出的容量(Ah)。
贮存后荷电恢复能力以计算容量与额定容量相比的百分数表示。
三、循环寿命检测
循环寿命检测主要检验锂离子电池在可用容量下降至许可值时的充放电次数。具体步骤如下:
①锂离子电池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终止电压(一般为3.0V),然后以0.2C电流恒流充电至终止电压(一般为4.2V),转入恒压充电(充电终止电流一般为0.02C);
②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③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循环,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或放电和充电之间搁置不超过1h;
④锂电池应按照步骤①和步骤②循环进行放电和充电,直至放电容量低于额定容量的70%。
.1动力电池设计的基本原则
动力电池设计,就是根据用电设备的要求,为设备提供工作电源或动力电源。因此,动力电池设计首先必须根据用电设备需要及电池的特性,确定电池的电极、电解液、隔膜、外壳以及其他部件的参数,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将它们组成有一定规格和指标(如电压、容量、体积和重量等)的电池组。动力电池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电池的使用性能,必须尽可能使其达到设计最优化。
1.2 动力电池的设计要求
动力电池设计时 ,必须了解用电设备具对电池性能指标及电池使用条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
电池工作电压;
-
电池工作电流,即正常放电电流和峰值电流;
-
电池工作时间,包括连续放电时间、使用期限或循环寿命;
-
电池工作环境,包括电池工作环境及环境温度;
-
电池最大允许体积。
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性能,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有时要应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因而还有一些特殊要求,如耐冲击、振动、耐高低温、低气压等。在考虑上述基本要求时,同时还应考虑材料来源、电池特性的决定因素、电池性能、电池制造工艺、技术经济分析和环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