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间隙对涂布量均匀性的重要影响程度介绍
无溶剂复合涂胶量远低于传统干法复合,普通塑塑复合(无印刷)涂布量约1.0-1.4g/m2,有印刷产品涂布量约1.4-1.8 g/m2,这样涂布量的均匀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无溶剂复合塗布量与计量间隙的大小呈线性相关,即间隙越大,涂布量也线性增大。设80μ的计量间隙,目标涂布量是1.5 g/m2,如果局部计量间隙为90μ,则局部涂布量为1.5×90/80=1.6875,较目标涂布量多出0.1875 g/m2,偏差12.5%。按“8进9不进”原则的计量间隙调节规律,实际涂布量可控制在1.5-1.6875 g/m2之间,如果局部间隙有的大于90μ,则局部涂布量会高于1.6875 g/m2,实际涂布均匀性偏差更大。
影响间隙调节精度的因素:
①计量辊自身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操作工调整的准确性。计量辊的精度越高越好,如果仅以GB/T34150印刷机械 卷筒料无溶剂印刷机 里面的精度作符合性要求,则大错了。这是做机的自己定的标准,中国很多标准出钱就能冠名,试想软包企业订个产品标准也自然是越松越好,最好是垃圾产品也合格了。
②塞规的精度,塞规自身的精度,以及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磨损,导致间隙调节误差。
③计量辊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根据钢材的膨胀系数及计量辊的直径,1℃温度差会产生2.1μ的间隙误差,也就是在35℃下调整好的计量间隙在40℃下的实际间隙要少10μ。所以必须等到设定的计量辊温度稳定后,才开始计量间隙的调整工作。另外,还要注意计量辊左右两侧出现的温度偏差现象。使用自来水、地下水作为计量辊冷却循环水,时间一长,沉积的水垢可能导致循环水管路半堵塞,循环水流动不畅,出现升温缓慢现象,计量辊两侧有明显温差现象。如果循环水流动不畅,在调节计量间隙时计量辊两侧温度一致,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两侧温度偏差现象。一般计量辊两侧的温度偏差应控制在3℃以内,左右计量间隙的偏差,会产生左右涂胶量不一致,出现收卷滑卷现象。旧设备要注意循环水流动不畅,引起的左右温度现象。
④计量间隙调整好之后应锁紧,避免松动。
⑤对挡胶块施加的压力过大(针对手动加压的场合),将改变已调整好的计量间隙。进口设备施加在挡胶块上的压力是固定的,不存在这样的设计问题。
⑥挡胶块边缘溢胶时,胶水在挡胶块外的计量间隙内交联固化,黏度增大后,随着计量的转动,会改变计量间隙。挡胶块边缘溢胶时应及时将边缘溢胶清理掉。漏胶严重的国产设备要引起重视。
⑦胶黏剂交联固化在固定的计量辊表面,减少实际间隙,连续开机操作几小时(最多8小时)应停机清理一次塗布系统。或是隔4小后将固定的计量辊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清洗掉除胶,但精度差的设备可能出现上胶量批次间差异。
正极过充反应
当正极活性物相对于负极活性物比例过低时,容易发生正极过充电。
正极过充导致容量损失主要是由于电化学惰性物质(如Co3O4,Mn2O3 等)的产生,破坏了电极间的容量平衡,其容量损失是不可逆的。
(1)LiyCoO2
LiyCoO2→(1-y)/3[Co3O4+O2(g)]+yLiCoO2 y<0.4
同时正极材料在密封的锂离子电池中分解产生的氧气由于不存在再化合反应(如生成H2O)与电解液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同时积累,后果将不堪设想。
(2)λ-MnO2
锂锰反应发生在锂锰氧化物完全脱锂的状态下:λ-MnO2→Mn2O3+O2(g)
3、电解液在过充时氧化反应
当压高于4.5V 时电解液就会氧化生成不溶物(如Li2Co3)和气体,这些不溶物会堵塞在电极的微孔里面阻碍锂离子的迁移而造成循环过程中容量损失。
影响氧化速率因素:
正极材料表面积大小
集电体材料
所添加的导电剂(炭黑等)
炭黑的种类及表面积大小
在目前较常用电解液中,EC/DMC被认为是具有最高的耐氧化能力。溶液的电化学氧化过程一般表示为:溶液→氧化产物(气体、溶液及固体物质)+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