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锂电池正极材料对比 ,钴酸锂表现突出!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6-23 19:35    点击量:

锂电池正极材料对比 
  1. 钴酸锂 
  优点:第一代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还有许多不可取代的优势:材料的加工性能很好,密度高,比容量相对较高,材料的结构稳定,循环性能好,材料的电压平台较高且比较稳定,是目前最成熟,也是唯一商业化的正极材料,在短时间内,特别是在通讯电池领域还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缺点:价格昂贵、容量几乎发挥到了极限、资源紧缺、安全性差等缺陷使得其必然在最近的5到10年内遭受被取代命运。现在取代钴酸锂材料有两个方向,一是在动力电池领域,锰酸锂和磷铁酸锂是最有希望的材料,二是在通讯电池领域,镍钴锂和镍钴锰锂三元材料是最有希望代替钴酸锂的正极材料。 
  2. 磷酸铁锂 
  优点:低廉的价格,较高的安全性能,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优越的循环性能使得其作为动力电池和备用电源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缺点:振实密度低,体积比容量低,电导率低,低温放电性能差,倍率放电差等问题需要继续研究和改进 
  3. 镍钴锰 
  优点:容量比较高的材料,其比容量比钴酸锂高出30%以上,而且和钴酸锂有相同的上下限电压,比较容易规模化利用,价格相对便宜。安全性也相对较好,价格相对较低,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好,循环性能优异,是最有可能在小型通讯和小型动力领域同时应用的电池正极材料,甚至有在大型动力领域应用的可能。 
  缺点:材料的合成相对困难,材料的密度相对较低,材料的电压平台较低,充放电效率较低,和电解液相容性和安全性差等缺陷,还有待解决。 
  评论:此材料的高容量和高安全性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必将最近的几年内推向市场。随着研究的深入,产业化会在最近两年内得到迅速发展。 
  4. 锰酸锂 
  优点:通过多年的研究,材料的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其较高的安全性,低廉的价格,使其在动力电池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缺点:比容量相对较低,高温循环较低。 
  评论:通过最近几年的研究,改性锰酸锂循环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比容量得到一定的提高。高温性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加快了产业化的步伐。在动力电池领域改性锰酸锂较高的安全性,低廉的价格,优于铁锂的密度,使其成为最有希望的动力电池材料。其在未来的5年内可能会成为铅酸电池的主要替代品,成为主要的启动电源、UPS电源和后备电源,成为二次电池的老大。 
  改性锰酸锂--完美单晶八面体 。
第一代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还有许多不可取代的优势:材料的加工性能很好,密度高,比容量相对较高,材料的结构稳定,循环性能好,材料的电压平台较高且比较稳定,是目前最成熟,也是唯一商业化的正极材料,在短时间内,特别是在通讯电池领域还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缺点:价格昂贵、容量几乎发挥到了极限、资源紧缺、安全性差等缺陷使得其必然在最近的5到10年内遭受被取代命运。现在取代钴酸锂材料有两个方向,一是在动力电池领域,锰酸锂和磷铁酸锂是最有希望的材料,二是在通讯电池领域,镍钴锂和镍钴锰锂三元材料是最有希望代替钴酸锂的正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液相合成工艺,它采用聚乙烯醇(PVA)或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为溶剂,锂盐、钴盐分别溶解在PVA或PEG水溶液中,混合后的溶液经过加热,浓缩形成凝胶,生成的凝胶体再进行加热分解,然后在高温下煅烧,将烧成的粉体碾磨、过筛即得到钴酸锂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合成温度低,得到的产品纯度高、化学组成均匀等优点。测试用全自动F-Sorb2400比表面积测试仪。

 
  特点
 
  1、电化学性能优越
 
  a.每循环一周期容量平均衰减﹤0.05%
 
  b.首次放电比容量﹥135mAh/g
 
  c.3.6V初次放电平台比率﹥85%
 
  2、加工性能优异
 
  3、振实密度大, 有助于提高电池体积比容量 
 
  4、产品性能稳定, 一致性好
 
  产品型号
 
  R747 振实密度2.4-3.0g/cm3, 典型值为2.5,粒度 D506.0-8.5um;
 
  R757 振实密度2.4-3.2g/cm3, 典型值为2.6, 粒度D506.5-9.0um;
 
  R767 振实密度2.3-3.0g/cm3, 典型值为2.5, 粒度D508-12um;
 
  技术标准
 
  1、名称: 钴酸锂 分子式: LiCoO2 分子量: 97.88
 
  2、主要用途: 锂离子电池
 
  3、外观要求: 灰黑色粉末, 无结块
 
  4、X射线衍射: 对照JCDS标准( 16-427) , 无杂相存在
 
  5、包 装: 铁桶内塑料袋包装
 
  6、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能指标: 
 
  项目 ITEMS 范围 
 
  镍 Ni 0.05% max (wt%) 
 
  锰 Mn 0.01% max (wt%) 
 
  铁 Fe 0.02% max (wt%) 
 
  钙 Ca 0.03% max (wt%) 
 
  钠 Na 0.01% max (wt%) 
 
  酸碱性 PH 9.5-11.5 
 
  含水量( 105ºC干燥失重量, %) Moisture (wt% loss at 105ºC) <0.05 
 
  比表面积( m2/g) BET surface Area (m2/g) 0.2-0.6 (全自动F-Sorb2400比表面积测试仪BET法检测)
 
  振实密度 (g/cm3) Tap Density (g/cm3) 1.7-2.9 
 
  粒径大小-D50 (μm) PSD- D50 (μm) 5-12 
 
  粒径大小-D10 (μm) PSD- D10 (μm) 1-5 粒径大小-D90 (μm) PSD-D90 (μm) 12-25